赶一场苏州非遗年市,邂逅春节里的非遗好物

旅游攻略 44 0

今天(1月23日),一场非遗国潮年集在苏州桃花坞唐寅故居文化区热闹开集,宛如时光宝盒,将全国非遗的精华统统收纳其中。

作为2025年“非遗贺新春 古城过大年”主会场的重头戏之一,这场年集由全国非遗美学集、全国非遗烟火集、江苏非遗好物集、江南非遗技艺集4大主题市集组成,采用“市集+展演”的方式,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项国家级、省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以铺、摊、街的立体布局呈现,让游览者沉浸式体验一场非遗盛宴,一站式选购非遗年礼。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光影交错间,原本抽象的“年味”逐渐具象可感。它藏在年集上高高悬挂的彩灯里,藏在摆满摊位的非遗手工艺品中,更藏在满载家乡风味的美食里。在全国非遗美学集展区,浙江瓯塑、江西瑞昌竹编、上海绒绣、安徽宣纸制作技艺、广州粤绣等,来自全国南北东西的风土人情巧妙融入江南水乡,让市民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来到全国非遗美食集展区,香喷喷的驴肉火烧、浓郁绵长的绍兴黄酒、沁人心脾的信阳毛尖、落口消融的金溪藕丝糖、憨态可掬的北京兔儿爷……各地非遗美食和特色手工艺品交织出热闹图景,人们的味蕾被彻底唤醒,视线也被精致的工艺品牢牢锁住。

江苏非遗好物集展区,“十三太保”齐聚苏州,南京溧水剪纸、无锡惠山泥人、徐州香包、常州梳篦、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盐城阜宁糖画、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泰州黄桥烧饼等,开起了非遗大派对。江南非遗技艺集展区则充满“苏州元素”,昆山竹刻、张家港木筷、常熟明式家具、吴江旗袍、姑苏区传统香、高新区苏绣等来自苏州各地非遗精品集体亮相,展现最地道、最精湛的苏工苏作。

记者在“逛”非遗年集时发现,江南非遗技艺集的苏绣展台人气爆棚。苏绣研究院级工艺美术大师周丽琴不仅带来了传统的双面绣、单面绣作品,还展示了更多创新苏绣衍生品。“非遗的活态传承,既要有文化内涵,也要融入百姓生活,我一直致力于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此次她带来了车载香薰、苏绣耳环、蓝牙音响、盏宫灯等,既保留苏绣精细雅洁的特色,又兼具实用性。部分产品还具备多种功能,如车载香薰可作摆台和冰箱贴,蓝牙音响可作宫灯;大闸蟹、鲢鱼图案的苏绣将苏州美食文化融入其中;与漫画家“姑苏阿焦”合作的盏宫灯,古色古香,精致又实用。

全国非遗美学集津派周氏风筝制作技艺展台前也人头攒动,形态各异的风筝吸引众多小朋友的围观。津派周氏风筝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李维之介绍,天津风筝在全国颇具特色,周氏风筝制作工艺考究,可制作各式传统软硬翅风筝、方便折叠与拆装的大型风筝、融入传统文化的人物风筝以及灵巧精美的微型风筝,兼具艺术价值和实用娱乐性。现场,小朋友们仰望着那些色彩斑斓的风筝,眼中满是好奇和向往。

在这场热闹的国潮年集里,游客不仅能尽情地逛非遗市集、尝非遗美食、赏非遗技艺、购非遗好物,感受2025年新春最鲜活多样的非遗文化,还能解锁隐藏玩法。在“君到苏州”小程序上抢购“姑苏年市·新春非遗游园会”线上消费券,凭消费券二维码到游园会“桃花坞钱庄”兑换“碎银”,携“碎银”可在指定商户消费,这种独特的体验为新春佳节增添更多趣味和惊喜。

市民周女士在逛完年集后,不禁感慨道:“这场非遗年集,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美好生活的探寻。吃的糕团汤包奥灶面,是江南人不时不食的讲究;剪纸、漆器、雕版、刺绣里,体现的是修身养性和艺术审美,桃花坞年画的一团和气里,是对和睦、和谐的向往……传统非遗里彰显的,其实是一种精致、优雅的中式美好生活。”

标签: 苏州 春节 苏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