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坐飞机,吃KFC!神仙下凡也要搞业务,拉动经济56亿!

旅游资讯 36 0

天上神仙也得出差,还坐上飞机?

前几天,一位东北小伙,就遇见了这一奇妙场景。

他在飞机上入座时,居然发现邻座不是“人”!而是一尊神像!

他从未见过阵仗如此之大的护座团体和神像,差点以为自己上错了飞机。

后来经过与工作人员的深入攀谈,他才逐渐了解到这尊神像,是福建妈祖神像。

在征得工作人员的同意后,他拍摄了视频和照片,记录下了这次奇妙的经历。

其实,这种突破次元壁的场景,经常在福建闽南地区上演。

尤其是闽南人所信仰的妈祖,经常像明星一样到世界各地巡游“出差”。

在狭窄的飞机舱内,你或许会碰到这样一种人:

他们身着精美的传统服饰,脸上总是带着祥和的表情,安静地坐在你身旁。

定睛一看,原来是曾经只存在于庙宇天庭的神仙!

此时此刻却与自己享受着21世纪的便利。

这些被供奉于神坛的神像,仿佛突破了次元壁,从古老的传说中走来,摇身一变成为你短暂旅途中的同行者。

人和神于现代交通工具之中交融的场景,难免会让人产生穿越时空般的感觉。

不少网友好奇地问:“妈祖为什么要坐飞机?”

作为海神,出海巡安是妈祖的‘业务’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妈祖出海巡安的活动多达9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沿海国家都成了她的海外目的地。

为保证妈祖出行更加顺畅,相关人员还制定了妈祖个仙的身份证。

跟妈祖一样拥有身份证的,还有临水夫人陈靖姑、翘脚仔神广泽尊王等等,他们有过参与现代生活的体验。

让神仙参与到现代生活当中,看似离谱又好像很合理。

因为,福建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深深地信仰妈祖。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称号。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面前,弱小的人类不得不寄希望于各种强大或能带给他们好运的事物上,越是险山恶水的地区对信仰的崇拜越强烈。

福建的民间信仰散装多样,但是人们的期望是相同的:通过信仰神灵的力量来祈求好运和避免灾难。

我们所熟知的妈祖,因她生前的英勇事迹而被广为传颂,后人且将其供奉为保护神。

在这样的信仰文化背景下,妈祖信仰影响力逐渐扩大,在现代甚至延伸到商业领域。

据相关资料显示,每年有超过200,000名海外华人到湄洲祖庙朝圣,这些活动不仅包括宗教庆典,还包括一系列文化、旅游和商业交流。

举办“妈祖与健康”海峡论坛时,莆田与台湾公司之间达成多项商业合作,共签订了18项商业合同,总价值达70亿美元。

以共同文化信仰为基础商务合作达成率,远远高出普通的商务合作。

不仅如此,福建因其独特的民俗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前往。

在2024年的春节假期,福州市成为了人们迁入的热门目的地,累计吸引了超过629.5万的游客,创造了56.34亿元的旅游收益。

如果神仙们有KPI,恐怕已经完美达标了。

一场盛大民俗活动的举行,必然会带动当地及周边的吃喝玩乐,间接造福了当地的受众。

妈祖神明不仅造福了当地受众,还成为链接海外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

妈祖的受众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超3亿多人信仰妈祖。

而信仰最浓烈的海外地区还得数台湾。

1997年1月24日至5月6日,福建莆田湄洲祖庙妈祖金身应邀,渡船赴台巡游102天,游历19个市县,驻跸35个妈祖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0万人次的朝拜。

台湾媒体以“十里长街迎妈祖,火树银花不夜天”来描绘巡游场面。

在台湾,妈祖宫庙达3000多座,信众占台湾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妈祖在台湾拥有的信众最多。

为什么在台湾会有那么多人信仰妈祖?

早期沿海的闽粤人在渡台之际,会到当地妈祖庙祭拜,并从寺庙带走香火或小型神像,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保佑他们平安顺利。

妈祖成为他们从故乡请来的保护神,成为移民忆土思乡的重要寄托,人们凭藉奉祀妈祖,怀念大陆故土。

台湾省的人们,更需要一个能追忆过去的东西,思念祖国,思念家乡,妈祖承担下这个重任。

妈祖出海巡安不仅传递了大爱和平的理念,还满足了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的思念。

其实这也是一种让我们不要忘记来时路的提醒。

前有神像坐飞机、搭高铁引起众人关注,后有信众请厦门圣霄堂天上圣母神尊前往电影院观赏影片《妈祖回家》。

甚至还听说,有人将KFC的吮指原味鸡和蛋挞,摆放在祭神台面前。

如今,神仙们已不再高高在上不食烟火,而是跟随时代的步伐尝试与民同乐。

正如网友说的:接地气的神仙才能长久,脱离了人民的神仙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神明们知道,走亲民路线,走低端生活更容易与普通人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维系信仰长河不断流的一种方法。

迷信迷信迷而不信,是现代人对待神明的态度。

神明可以是来自千年以前的信仰,也可以是坐在身旁的出行友人,甚至还能是与你吃同一款食物的“普通人”。

标签: 妈祖 kfc 湄洲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