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的天鹅“大宝T16”成了“网红”
2023年一对留守三门峡的大天鹅“平平”和“安安”,在三门峡这个天鹅越冬地成功繁殖了三只小天鹅,编号分别为T16、T18和T20,它们在大天鹅“平平”和“安安”的悉心照顾下,在天鹅湖破壳、试水、试飞,慢慢长大。2024春季,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三只天鹅宝宝
网红天鹅哪家强,三门峡天鹅湖美名扬,每只都有一技之长!
大家好,我是木子李,今天带大家来看看我们家乡的天鹅!三门峡天鹅湖,以天鹅命名的湖边公园,每到秋冬季节,数万只天鹅在这里栖息越冬,号称天鹅的故乡,摄影者的天堂,这里不仅有白天鹅,还有黑天鹅,每一只都呆萌无比,每一只都别具一格!它们在这里嬉戏养生,为秋冬季节的萧瑟
1.1万余只大天鹅已飞临三门峡
近日,随着气温持续降低,来自西伯利亚的大天鹅陆续飞抵我市。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天鹅湾、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地,三五成群的大天鹅一会儿在天空翱翔,一会儿在湖面嬉戏,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8100余只大天鹅飞临三门峡
连日来,越来越多的大天鹅飞临三门峡越冬,记者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事务中心获悉,截至11月17日,我市已有8100余只大天鹅,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天鹅湾、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湖滨区王官黄河湿地、三门峡黄河公园等地。
三门峡黄河湿地天鹅舞会 初冬上演生态“芭蕾”
它们或低空飞翔,轻盈的身姿划过天际;或静静休憩,享受着冬日的静谧;又或戏水高歌,与同伴们欢快地互动。这一幕幕和谐的画面,宛如一场盛大的“天鹅舞会”,为三门峡黄河湿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资源城”如何蝶变“创新城”?看三门峡这样“变身”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岸边城市三门峡,七千年前的仰韶彩陶在这里点亮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千年雄关函谷关见证着古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型城市开始向“绿”蝶变,“三门”如何涌出创新潮?
连接过去与现在 三门峡打造仰韶文化传承保护区文化地标
一眼便是千年,仰韶绽放华彩。11月4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三门峡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三门峡市“坚持绿色转型、创新驱动,加快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蝶变”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扮靓城市“颜值” 上万只白天鹅“如约”回三门峡越冬
11月1日,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枣香管理站科考中心林区安装的红外相机中发现了一只狍活动的画面,这不仅是保护区首次观察狍的野生种群的记录,也是三门峡生态保护的“成绩”。

赴河南三门峡陕州 听一场中式“爵士乐”
“在陕之州,甘棠佳话。丝路崤函,名传天下。”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10月31日下午,一场中式“爵士乐”——陕州锣鼓书,正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上演。
河南三门峡进入“天鹅时间”
秋日里,河南省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碧空如洗,首批越冬的大天鹅在湖光山色间飞翔休憩,戏水高歌。一同嬉戏的还有鸬鹚和红嘴鸥,众鸟和鸣,尽显生态之美。
“接大天鹅回家”追踪活动启动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三门峡黄河天鹅湖湿地保护中心共同策划,将对大天鹅迁徙路线、栖息习惯、食物来源等进行追踪和研究,记录掌握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4省12地市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保护措施。同时,加强三门峡与大天鹅迁徙沿途各地市互动交流,探索建立跨区域保护
成立仰韶文化联盟 打造仰韶文化新高地
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交流会暨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召开之际,10月14日,记者就这次大会的背景和特点,专访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李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