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丨5000岁古树下感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有5棵,全部位于陕西省。近日,“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团走近陕西省黄陵县、白水县

甘肃嘉峪关:让“天下第一雄关”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嘉峪关市坚持创新驱动,让科技赋能文化传承,谋划建设了长城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项目,运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重现长城历史场景……”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4月3日召开的“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嘉峪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峪关将持续深化
寻游古镇 解锁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 系列文化纪录片《人文名镇》即将开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系列文化纪录片《人文名镇》将于3月24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30档播出,全景式呈现古镇肌理中的文明密码。

从神秘东方到魅力中国
《哪吒2》冲入全球票房榜前五,深度求索(DeepSeek)掀起“科技风暴”,外国游客“扎堆”中国大街小巷……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国魅力多元“上新”,外国民调给中国形象打出高分,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青睐有加,海外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对中国的新认知。从“神秘东方”到
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也被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重要任务,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持续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党的二十大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快速推进,一系列建设方案、保

国家文化公园应发挥哪些功能
国家文化公园,是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沿线等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融入保护传承、文化旅游、研学教育等多重功能后形成的公共文化载体,能够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近年来,在
西安必去的历史景点!带你穿越千年,读懂中华文明!
西安,这座见证了十三朝兴衰的古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璀璨在这里交相辉映。以下是为您精心设计的4天3晚西安历史文化之旅,带您领略古都的辉煌与传奇。

着力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地标 我省将依托黄河文化构筑六大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12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感恩奋进,黄河之滨会更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获悉,我省将通过构筑黄河文化标识体系、打造黄河流域精品旅游线路、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等措施,力争到2030年黄河流域9市州年接待海内外
河北承德:“长城之约”共话中华文明传承与保护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主办。作为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跨越两千年,纵横四万里的长城,见证了历史沧桑巨变,也见证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河北是长城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有建造年代长、长城遗存时代全等特点,资源数量8601处
行走三晋大地 探访中华文明
一方水土,滋养华夏民族的根脉;千年文明,记录中华历史的绵延。当你踏上三晋大地,表里山河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交相辉映,远古时代可感可触,文化瑰宝可观可叹,行之所至,皆为华美篇章。
文化中国行丨一站式打卡六大早期中华文明
中国有着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要追根溯源,得从早期遗址里找答案但跑遍这些遗址那可是个大工程,得绕大半个中国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文明的源起”大展让你一次性打卡十三个早期中华文明遗址的宝藏今天小鹿姐姐集中带我们打卡距今6000年前左右的六大早期文化大地湾遗址

展现真实中国 推动文明互鉴——《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解析
今年以来,中国不断扩大“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来华便利化措施,打造便捷的支付、语言、出行环境,外国来华旅游人数实现大幅增长,“中国游”国际关注度稳步提升。

徜徉在中华文明风景线上
近日,我国首个旅游列车专属基地车站——安靖站在成都启用,国铁集团在这里召开铁旅融合发展现场会,“丝路梦享号”“熊猫专列·安逸号”“熊猫专列·什邡号”“伊春号”“林都号”等旅游列车集体亮相。

搭乘旅游列车 徜徉在中华文明风景线上
近日,我国首个旅游列车专属基地车站——安靖站在成都启用,国铁集团在这里召开铁旅融合发展现场会,“丝路梦享号”“熊猫专列·安逸号”“熊猫专列·什邡号”“伊春号”“林都号”等旅游列车集体亮相。

保护传承好大运河文化遗产
无论是自然河流,还是人造运河,都是一种文化存在和文明载体。比如,黄河和长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代表性符号。与黄河、长江自然形成不同,我国的大运河由人工开凿。在大运河开凿和使用过程中,人类活动影响了运河沿线的自然环境,塑造了运河沿线
欢迎乘坐“良渚文化移动博物馆”,穿越中华文明5000年
“良渚文化移动博物馆”正式发车了!11月21日起,在杭城的大街小巷,如果你遇到这辆特别的观光车,千万别错过。和玉琮、玉璧、玉钺、黑皮陶等“好朋友”把臂同游,穿越中华文明5000年,这种体验一定很棒。

新华鲜报| 旅游列车集体亮相!在中华文明风景线上徜徉
近日,我国首个旅游列车专属基地车站——安靖站在成都启用,国铁集团在这里召开铁旅融合发展现场会,“丝路梦享号”“熊猫专列·安逸号”“熊猫专列·什邡号”“伊春号”“林都号”等旅游列车集体亮相。
五千年中国看良渚①|走出去,让中华文明之光闪耀世界
“良渚论坛”是中国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的重要举措。近一年来,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加强对话、增进共识,面向世界讲好“文明圣地”故事,良渚正在着力构建“请进来走出去”国际合作机制。
奔腾,长江!
从雪山清溪,到惊涛骇浪,从两岸猿声,到旭日千帆,这条母亲河,造就着自然的奇迹,见证着历史的更迭,孕育着文化的交融,滋养着华夏的繁盛。

西安锚定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西安“不出所料”再度跻身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列,而品读古都的方式也愈发多元。身着华服流连于灯火街巷,跟着草根乐队一起摇摆,在一座座博物馆里“看见”秦月汉关……“从不同角度‘打开’西安,你会读到一本厚重的人文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