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非遗+普法”超有“艺”思~指尖上的法治课等你来体验
竹编技艺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竹编遗物,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的竹编技艺已经出现。随后,在商周时期,竹编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竹编产品开始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本次竹编手工制作活动将结合法治元素
点赞!“中国竹编艺术之乡”青神竹博会入选2024年中国竹产业十件大事
1月2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委宣传部获悉,日前,由中国竹产业协会评选的2024年中国竹产业十件大事发布,在青神县举办的“2024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入选。
指尖上的“非遗”传奇:巴山竹编传承人李彬的匠心之旅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指尖上的艺术,那些承载着岁月与文化的传统技艺?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团体)推荐人选名单,通江县的巴山竹编传承人李彬成功入选,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竹编世界,感受那份匠心独运的魅力。
粤看粤美|竹编艺术装点下的美丽乡村
展览沙龙、茶会、艺术工坊、艺术市集、竹编大赛……走进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罗行社区,街上满是往来“趁墟”的人流。(“墟”在粤语中有“市集”的意思。“趁墟”的意思是“赶集”。)
四川唯一入选!青神竹编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据了解,此次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征集和评选工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CRIHA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IRC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
一金一银!崇州道明竹编再获全国大奖
“熊猫抱竹竹编盖碗”瓷器本身画有熊猫抱竹图案,以传统瓷胎竹编的技法,呈现龙门山脉的起伏,设计简单且经典,兼具雅致与实用的特点;“熊猫竹编小胖杯(安逸走四川)”同样选择生长2至3年的慈竹,采用5号丝进行波纹编织,完美呈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的精巧工艺,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