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低调的宝藏小城:世界遗产、山水车城,还是南水北调水源地
一场马拉松,让十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注意,渝帆也因此来到了这里,对于这个隐匿于秦巴山区的明星城市进行了三日游玩,对它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它虽然没有省会武汉那么耀眼,经济也比不了宜昌、襄阳,但它却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是连接鄂豫陕渝四省市的重要枢纽,是一个
黄河岸边樱花盛开醉春风
春风送暖,红粉盈枝。3月26日,河南省荥阳古柏渡樱花园的樱花次第绽放,花海铺展于黄河之畔,锦绣绵延,与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博物馆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
南水北调丨深埋淤泥中的“水下古城”到底在哪儿?
经过1432公里的路程,祁昊和他的团队终于到达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1968年,随着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建成蓄水,均州古城永远沉睡在了碧波之下。想要拍摄到古城,需要下潜近50米,这是国内水下摄影携带大型专业水下电影摄影机潜入到的最大深度。
水润十年 | 南水北调助力南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作为南水北调的源头,南阳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行动,探索出了一条水源地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十周年 | 丹江大观苑对六地市免门票
北依伏牛山余脉,南邻丹江口水库,在渠首以西的青山绿水之间,有一片水岸线蜿蜒曲长,岛屿众多,飞鸟翔集的宽广水域,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沿线生态观光带的源头,坐落着风光秀丽的丹江大观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特刊丨共赴一场诗与远方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阳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它不仅承载着国家战略的重任,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自然风光,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文旅融合新时代下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
这幅“千里长渠新画图”,请横屏观看全景
千里奔流,绘就山河万里锦绣。通水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输水687亿立方米;其中向河南供水超过237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3500万人。十年来,河南水利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书写了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南水北调,一组海报记录十年蝶变!
流程编辑:U022
南水北调全面通水十周年 这条河从“遍地风沙”到四季有景
发源于太行山的滹沱河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母亲河,曾干涸断流40多年。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全面通水,水源的切换减少了当地地下水的开采,同时持续的生态补水,也给地下水带来了新的补充。
南水北上,共此青绿,全景式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壮观与秀美
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来临之际,请跟随航拍镜头,飞阅南水,全景式感受一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壮观与秀美。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淅川答卷——渠首淅川 中原看海
淅川,因水而名。丹江之水,生生不息淌至今日,北折向上,成为世界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起点,然而丹水不止于既丽且康,情意同样绵长。来这里,与水结缘——抵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泛舟丹江,极目远眺,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丹江山水画中游,山绕着水,水依

南水北调中线行|沿着“南水”探文化
殷商文化、太极文化、中医文化、三国文化、诗词文化……在中国,有一条调水生命线,不仅创造了世界调水工程的奇迹,更如同一位文化传承的使者,将工程沿线的灿烂文化串珠成线,呈现在世人面前。走进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沉浸式体验南来之水带来的文化盛宴

南水北调中线行|河南淅川:丹江水库秋日美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近年来,淅川县坚决扛稳水质保护重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之间寻找最优解。
获奖啦!丹江大观苑·南水北调拼图荣获“2024省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全省15个地市、近200家企业300余套旅游商品报名参赛。丹江大观苑文创作品·南水北调拼图在选送的300余件参赛商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河南省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丹江大观苑·南水北调拼图荣获“2024省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2024 年10月11日,2024文创和旅游商品设计开发交流会暨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河南优秀参赛商品发布活动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