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为何能撬动文旅产业新未来?
远山含黛,花开正盛。2025年清明假期,明媚春日带动人们赏花踏青的出游热情,“春日经济”热力十足,全国出行出游热度持续攀升。文化和旅游部4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清明假期三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
哪吒IP :如何开启中国神话主题公园新征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神话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市场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哪吒2》的热映不仅延续了前作的口碑与商业上的成功,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国传统神话蕴含的丰厚文化价值与商业潜力。

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聚焦“三农”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蟳埔簪花何以长久绽放
“泉州簪花,把浪漫和春天戴在头上”,春节假期,颇具闽南地域特色的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再次吸引游客打卡,相关词条网络搜索热度持续攀升。自2023年走红网络后,蟳埔簪花热度不减。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蟳埔村累计接待游客超85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18亿元,线上

蟳埔簪花何以长久绽放(新语)
“泉州簪花,把浪漫和春天戴在头上”,春节假期,颇具闽南地域特色的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再次吸引游客打卡,相关词条网络搜索热度持续攀升。自2023年走红网络后,蟳埔簪花热度不减。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蟳埔村累计接待游客超85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18亿元,线上
“City好声音”出海,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多元文化奔涌,各类价值观碰撞。在此情形中,承载着独特地域风情与人文内涵的城市故事,该如何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克服因此产生的“水土不服”,顺利地融入国际传播体系中去?
长海县要打造独具海岛特色的文化符号
2024年夏天,全国多地进入“高温模式”,“海岛旅行”热度也随之一路上升。马蜂窝大数据显示,除年轻人和亲子家庭外,为家中长辈挑选适合的海岛度假目的地也跻身热门咨询问题。在东北地区,游客搜索最多的玩法关键词中,赶海亲海、自驾、漂流等仍是主流玩法。
老贵阳·城厢街市 | 一步一景氛围浓!云岩友谊路:文化符号融入街巷肌理
“谷播元辰农待雨,花探上巳女如云。”“近听河声宜洗马,远窥山意欲搏狮。”“楼伫蟾光先入座,山随龙势远穿城。”......

青海省文旅短剧定制:从景点到IP,文旅短剧如何塑造地方文化符号?
202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以“微短剧+文旅”的发展模式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营造跟着微短剧去全国各地“打卡”的新风尚。
景区标识是景区公园的形象展示
景区标识系统不仅起到指导、标识、导游、景观介绍的作用,而且是景区形象名片和文化展示窗口——每次游客停下来,都是对景区文化的阅读、记忆和审美感受。因此,在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文化元素的有机整合,这是景区旅游的重要体现。
千年“东岩”涅槃重生 一个乐山本土文化符号活态传承的故事
今日乐山,为加快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背靠历史,面向未来,深挖人文,守正创新,让越来越多的本土文化符号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活态传承、开枝散叶。
这里的乡村,诗和远方都有
小芝镇自然风光秀丽,拥有广袤的田野、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山林。该镇积极推进环境整治,加强生态保护,使得乡村处处皆风景。走在乡间小道上,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空气清新宜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之中。
文旅市集应避免“千集一面”
文旅市集的本质是展示个性、表达自我的舞台,它满足了人们对独特性的追求。与传统购物不同,文旅市集更注重体验,消费者在这里不仅能购买商品,还能参与互动,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更重要的是,市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既传承了文化,又满足了人们对新奇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