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重磅回归!居庸关夜长城重启,夜游“C位”等你来占——
还在为五一人山人海而发愁?每逢假期,热门景点便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从众” 模式让人望而却步。别急!现在为您送上避坑秘籍,教你错峰旅游轻松过五一!

居庸关长城夜游活动“五一”重启
错峰旅游,轻松过“五一”。5月1日起,居庸关长城夜游活动回归。

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和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明起恢复开放
根据市气象部门大风预警分区预报,目前昌平区大风预警已降级,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居庸关长城景区及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于4月14日恢复正常开放。

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景区及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双休日临时闭园
根据北京市发布的大风橙色预警和森林防火橙色预警,为确保游览安全,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居庸关长城景区及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将于4月11日(周五)16时至13日(周日)临时闭园。

清明小长假昌平50余场文旅活动老少皆宜
这个清明假期,昌平区各景区、文旅企业精心筹备,推出了5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涵盖花海市集、明文化节、露营体验等,邀请市民到昌平踏青赏春。

花海市集露营尽享惬意时光
假日期间,第五届明文化节在明十三陵景区开幕,期间将举办出警仪仗、长陵祭祀、先蚕礼、明礼知识挑战赛、明制汉服大赛、长陵卫检阅式、明代服饰秀、明十六帝话剧演出等。活动分布在神路、定陵、长陵等景区,吸引市民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对明文化的关注。
50余场文旅活动老少皆宜,清明小长假昌平超好玩!
4月4日至6日,第五届明文化节将在明十三陵景区开幕,期间将举办出警仪仗、长陵祭祀、先蚕礼、明礼知识挑战赛、明制汉服大赛、长陵卫检阅式、明代服饰秀、明十六帝话剧演出等。活动分布在神路、定陵、长陵等景区,吸引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明文化的关注。
🥰春日限定!居庸关长城清明趣打卡,一键开启绝美路线——,有年卡还能免票哦~
持有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用户,可以刷卡入园哦(年卡需要至少提前2小时激活)!关注墙根网,您能了解更多如果觉得不错给我点个赞吧,顺便分享给其他人,墙根网每天7点,好玩的、好吃的内容不见不散,记得看我哦!回复【美食】热门餐厅超值套餐团购1折起;回复【故宫】获取故宫购票
北京开往春天的火车,在居庸关的花海中徜徉,6大观赏攻略送给你
居庸关的花海列车,是北京市昌平区居庸关长城附近的一处景观,居高临下,可以欣赏S2列车穿梭在漫山遍野的花海之间,仿佛一条巨龙在花的海洋中遨游。列车的车身与五彩斑斓的花朵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粉色的杏花、白色的梨花、紫色的丁香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昌平春花:嗨,约拍吗?
更绝的是,“作弊攻略”都给你准备好了。昌平2025版春日追花地图,4条踏青赏花专线,任谁都能一键解锁“花海副本”。本周末目标,“把手机内存献给昌平的春天”。
昌平开启“云赏花”直播,网友共赴春日之约
三月的昌平,山桃灼灼、杏雨纷飞,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约会”在此上演。3月27日,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北京电视台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开启“邂逅春日浪漫 共赏花海列车”直播,通过列车跟拍、第一视角徒步等五大创新视角,带领全国网友沉浸式体验“车在花中行,人在画中游”的诗意
“开往春天的列车” 北京市郊列车穿行居庸关花海
3月26日,一列北京市郊铁路列车穿行居庸关花海。近日,北京居庸关长城脚下的山花渐次开放。北京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间,成为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吸引不少游人前来赏春。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出门赏花的好时节!北京春日TOP10打卡地→
位于祈年殿西侧的古柏林畔,每年四月,白紫双色花云浮动,含苞时“丁香结”缀满枝头,盛放则化作香雪雾海,与苍劲古柏共构诗意长廊。
别跑空!居庸关花海栈道开放时间——
天气渐暖,山花盛开。2025年3月24日-4月21日居庸关花海栈道正常对外开放,每天游览时间为7:00至17:00,栈道最多可同时容纳1500人,为保证森林防火安全和游客人身安全,居庸关花海栈道将采取限流管控措施,在各关键点位科学设防布控,合理引导游客游览。请
官宣!北京居庸关花海栈道开放时间公布
天气渐暖,山花盛开。2025年3月24日-4月21日居庸关花海栈道正常对外开放,每天游览时间为7:00至17:00,栈道最多可同时容纳1500人,为保证森林防火安全和游客人身安全,居庸关花海栈道将采取限流管控措施,在各关键点位科学设防布控,合理引导游客游览。请
值得一去!北京春日十大赏花胜景地!
桃花:观赏点位为西堤。西堤位于昆明湖西部,两侧的桃花盛开玉兰:观赏点位为乐寿堂。乐寿堂位于颐和园的昆明湖东岸,主要为白玉兰,花朵大而洁白,花瓣肥厚,香气浓郁,象征着高洁与典雅。
北京春日周边游(15):开往春天的列车——居庸关长城赏花指南
朋友们,老郭我又来啦!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北京春日里的绝美景点——居庸关长城,这里可是“开往春天的列车”S2线的最佳观赏地之一哦!
居庸关长城:千年矗立 龙脊延绵
本文来自【中国风景名胜】,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