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那坡:黑衣壮“活化石”迸发新活力
西南边陲的广西那坡县,壮族占总人口90%以上,其中黑衣壮约5万人。千百年来,黑衣壮的服饰、山歌等民族文化保护完好,被人类学家誉为“壮族的活化石”。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潮下,当地为“活化石”注入新的活力,不仅保护传承力度加大,还通过活化利用让壮族文化传播得更广,吸
广西壮族支系以黑为美 民俗游迎八方客
位于中越边境的那坡县,生活着约5万“黑衣壮”。“黑衣壮”是壮族的支系,他们长期居住在大石山区,生产生活都沿袭传统的族群习俗,服饰、山歌等民俗文化至今保存完好,尤其擅长唱山歌,被称为壮族的“活化石”。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壮族支系以黑为美 民俗游迎八方客
位于中越边境的那坡县,生活着约5万“黑衣壮”。“黑衣壮”是壮族的支系,他们长期居住在大石山区,生产生活都沿袭传统的族群习俗,服饰、山歌等民俗文化至今保存完好,尤其擅长唱山歌,被称为壮族的“活化石”。
广西那坡迷人古村,当地人以黑为美
中山村是尼的呀田园风景区所在地,这里是那坡壮族民歌的发祥地之一。独有的“同歌”文化,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并逐渐演化成当地特有的民族节日—“同歌节”。早在2006年,那坡壮族民歌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那坡壮族请仙仪式又入选了第三批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