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研学:数字化工具如何赋能辅助商品生态
在研学旅行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的今天,文旅机构正面临着从传统服务向复合型教育平台转型的关键机遇。随着"教育+旅游"的深度融合,辅助商品作为价值延伸的重要载体,正在形成千亿级增量市场。文旅研学产业链中的商品化机遇是什么?数字化工具如何重构产业生态?
复制莫高窟九大洞窟,在敦煌看不到的特窟也来到北京
走进北京展览馆,就能感受到敦煌文化与这座历史建筑的跨时空对话。1954年,展览馆兴建,其拱顶、圆柱的装饰纹样中就有很多敦煌元素。这是被称为“敦煌少女”的常沙娜留给这座建筑的艺术财富。
清明小长假 莫高窟游人如织
4月5日,记者在莫高窟景区看到,九层楼前人头攒动,窟区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怀着朝圣的心情聆听讲解,参观洞窟,切身感受敦煌石窟艺术的精美绝伦和敦煌文化的灿烂辉煌。

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市携手推动“十个一”工程
今年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市将整合院地双方资源,共同推动院地合作“十个一”工程,致力于服务和保障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
【甘快看】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市合作共推“十个一”工程
今年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市将整合院地双方资源,共同推动院地合作“十个一”工程,服务和保障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

2025年莫高窟旅游开放公告
为做好2025年莫高窟旅游开放工作,方便广大游客和旅行社制定参观计划,现将莫高窟旅游开放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AI海报|甘肃:携手并进,共绘文旅融合新蓝图
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近日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昌升主持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
【深圳特区报】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敦煌与深圳: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守望
悠悠丝路,熠熠敦煌,贯通东西,穿越古今。在历史长河中,史称“华戎所交一大都会”的敦煌,以“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显赫地位,对中国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深远绵长的影响,更以其海纳百川、多元开放、包容万物的文化深深吸引着全球目光,其中不乏来自深圳乃至粤港
“它们将两国人民紧密相连”!这两处传奇遗迹展开“全球对话”
沙特阿拉伯阿尔奥拉皇家委员会(RCU)和中国敦煌研究院日前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沙特和中国之间的文化、旅游与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之间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700年的历史相遇 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进驻南头古城
12月27日,备受各界关注的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正式进驻深圳南山南头古城,并举行了落成仪式。在“在南山·看敦煌”系列文化活动期间,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展示、走出来的敦煌壁画服饰秀、敦煌研究院专家讲座以及莫高学堂研学手作课程等系列活动将陆续登陆。
1700年时空相遇,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进驻南头古城
12月27日,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正式进驻南头古城,并举行了落成仪式。在“在南山·看敦煌”系列文化活动期间,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展示、走出来的敦煌壁画服饰秀、敦煌研究院专家讲座以及莫高学堂研学手作课程等系列活动将陆续登陆。
【深圳特区报】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进驻南头古城
12月27日下午,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正式进驻南头古城,并推出“在南山·看敦煌”系列文化活动。活动期间,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展示、走出来的敦煌壁画服饰秀、敦煌研究院专家讲座以及莫高学堂研学手作课程等系列活动将陆续登场。据悉,这是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首次进驻华南地区

【微言】数字赋能 激活文化“新引擎”
日前,甘肃省博物馆“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敦煌研究院“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双双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这两项优秀案例的入选体现了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为甘肃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途径。
“数字敦煌”已吸引全球2200万人次访问
敦煌研究院11月25日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数字敦煌”资源库在全球有超过78个国家的2200万人次访问;同时,基于海量的数字化成果在国内外策划设计了30余场数字敦煌展览,开发了60余种文化衍生品。

数字技术助力 敦煌文化绽放新光彩(文化中国行)
敦煌莫高窟,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1600多年前,古人以匠心妙手开窟造像,为我们留存了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岁月拂过,风沙、雨水、气温和人类活动,又在不断影响着石窟壁画。

爱达邮轮携手敦煌研究院,打造海上敦煌艺术展
旅新网10月17日讯今日,爱达邮轮与敦煌研究院宣布联合推出《念念敦煌:数字敦煌走进爱达邮轮》艺术展,该展将亮相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海上艺术画廊,为全球宾客带来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海上艺术沉浸体验之旅。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爱达邮轮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