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出圈,潍坊究竟做对了什么
首个“非遗版”春节,潍坊非遗频频出圈。央视春晚舞台上“潍坊风筝为李子柒插上非遗翅膀”;央视非遗春晚上,杨家埠木版年画、青州花键星光闪耀;央视元宵节晚会上,潍坊老猫花灯万众瞩目……
首个“非遗版”春节,山东各地非遗引领过年风尚
欢快铿锵的鼓点、热情豪迈的伞舞、变化多样的队形……临近春节,商河县孙集镇杨庙村又热闹了起来。年近八旬的商河鼓子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圣把过年回村的年轻人召集起来“跑场子”,为春节的鼓子秧歌表演作准备。
当非遗“遇见”春运,一次文化暖旅的三个“抵达”
在1月18日荣成开往北京南的G1088次列车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剪纸和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县布玩具等具有山东地域特色的非遗手造“坐”上列车,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乘高铁赏非遗 感受浓浓“中国味”
栩栩如生的龙口面塑、精巧细腻的高密剪纸、憨态可掬的聂家庄泥、绚丽多彩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日前,在荣成开往北京南的G1088次列车里,“情暖春运路,非遗进万家”文化活动正在上演。8个各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展台依次排列,非遗作品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一座行走的非遗文

(新春走基层)当非遗“遇见”春运,一次文化暖旅的三个“抵达”
2025年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随着春运的到来,在疾驰的火车上,非遗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为旅客们的归家之路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
乘坐高铁赏非遗大集,流动车厢展文化魅力
2025年蛇年春节,是我们迎来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随着春运的到来,在疾驰的火车上,非遗文化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旅客们的归家之路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