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潍坊非遗如此“出圈”
2024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以“整体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为核心,探索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共进新路径。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获评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袁家镇政企携手,探索非遗活态传承,共铸铸造文化发展新辉煌
3月29日,袁家镇政府联合湖南省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在嘉禾1958文创园召开“非遗出圈与铸造文化振兴”专题座谈会。袁家镇镇长郭艳丽、湖南省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副会长兼非遗分会会长匡治斌及本地优秀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围绕非遗活态传承、铸造文化复兴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水井坊600年活态传承,探索守护非遗新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其保护与传承既是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未来的承诺。作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功案例,水井坊以600余年的活态传承为根基,通过科学赋能、文化传播与体系构建,探索出一条兼具传统守护与现代创新的非遗传承路径。

非遗活态传承“点亮”四川大邑和美乡村
“经过做骨架、抹白胶、糊纸面、栓提线等步骤,每位小朋友们都可以拥有独一无二的小风筝。”3月16日上午,在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传芳会堂,跟随着“王泗风筝”第六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婷婷的示范,前来研学的50名幼儿和家长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风筝。
看多彩非遗 享文化盛宴 “甘肃·活态传承非遗馆热”持续升温
“仅开馆当天就接待游客3万人次,截至目前开馆3个月的时间接待游客12万人次,从数据上看,这个非遗馆的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近日,甘肃·活态传承非遗馆馆长杨星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欣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