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西湖景区共接待客流量共350.45万人次
刚刚,潮新闻记者从西湖景区发布的客流量通报了解到,五一假期五天,西湖景区共接待客流量350.45万人次,与2024年同比增长8.49%。其中收费公园客流量83.16万人次,免费景区客流量267.29万人次。
一天能走三万步!这个假期,西湖的美丽都靠他们
西湖景区是杭州的门面和“流量担当”,“五一”期间,西湖迎来了客流高峰。5月2日,景区接待客流量95.49万人次,创下“五一”假期单日历史新高。
杭州立夏时节 西湖荷塘展新绿
5月4日,杭州西湖平湖秋月的荷塘里,新生的荷叶已悄然探出水面,呈现出一抹绿意,让人心旷神怡。
5月4日,杭州西湖景区接待客流量75.08万人次
刚刚,杭州西湖景区发布五一假期客流量通报:2025年5月4日,西湖景区接待客流量75.08万人次,与2024年同比增长33.22%;其中:收费公园客流量17.36万人次,免费景区客流量57.72万人次。
标题:西湖景区农药误喷事件引热议,智慧化管理成破局关键
近日,杭州西湖景区因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农药喷洒至游客面部的事件引发网络热议。景区管理处回应称系风向突变导致意外,已对涉事区域封闭消毒。该事件暴露出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在突发状况应对、作业流程规范等方面的漏洞。
西湖游客突遭农药“洗脸”,官方承认疏漏!喷到嘴里后差点昏厥…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在杭州西湖景区游览时突遭"农药雨"袭击。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后,西湖风景区管委会于5月2日向记者证实情况属实。这起意外不仅暴露了景区管理漏洞,更将公共安全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宅家与出游,谁才是假期“顶流”?
到处 “人从众” 的壮观场景,北京的故宫,游客们摩肩接踵,想要拍一张没有游客的故宫全景照片,简直比登天还难。

别跑空了,风力影响,西湖手划船、摇橹船、自开船、自划船停运
5月1日中午,潮新闻记者从西湖水域管理处了解到,因西湖湖面风力持续增大,西湖手划船、摇橹船、自开船、自划船停止经营。
手划船的魅力有多大?此刻西湖边坐船的人们排起长队
这个假期,为提升市民游客乘船体验,西湖手划船乘船系统进行了升级,假期间的手划(摇橹)船码头也进行集中管理。
早7点的灵隐已经“红”了,假期首日西湖热门景区实况提醒来了
清早,就有网友向潮新闻报料,称杭州灵隐寺已经很热闹了:“7点左右就全是人了,大家都起得好早。上班卷,怎么出来玩也这么卷。”
这个五一,你的旅行社为什么收客量不达预期?
她在2017年之前,在杭州一家国有旅行社,从事一个行业的公商务团队客人的接待服务工作。大家知道,自2013年之后,公商务会议考察和旅游的支出越来越少,这对她的业务影响越来越大。
杭州就是杭州,不必对标任何城市
亲兄弟也没长得一模一样的,杭州和上海的“形”,无从对标。西湖搬不到人民广场,外滩也搬不到钱塘江畔。城市的“神”,浑然一体,何须对标?
“树在人在,相伴一生多浪漫” 西湖边的百年夫妻树再传好消息
这事经潮新闻报道后引发各界关注,记者帮后台陆续收到了很多关于树的线索。前几天,净寺社区的两对金婚老人以百年夫妻树为背景板拍摄金婚照的新闻,更是感动了大片网友,详情戳(真太美好,西湖边的百年夫妻树成了金婚照背景板)。
西湖又添璀璨明珠
阳春三月的杭州,细雨润酥,花红柳绿。最美西湖旁边有双浦镇,镇里有一座村庄叫桑园地,是浙江省“未来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是啥概念?就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自然环境就不必说了,花草蜂蝶、竹影树荫、曲径流觞,抬首低头,一步一景。一个村子里还有大面积的现代化咖啡馆,
黄山、西湖等8大景区宣布:将支持支付宝“碰一下”秒入园、AI伴游
大皖新闻讯4月24日,在支付宝"碰一下"生态大会上,江西萍乡武功山、安徽黄山、浙江西湖、台州府城、雁荡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江苏瘦西湖、河南科技馆等全国八大文博、景区宣布加入"碰一下"文旅体验升级共建计划。今后游客"入园、伴游、打卡、消费"都可以通过"碰一下
钱报朋友圈|西湖景区交通如何进一步优化?欢迎你提意见
为了有效缓解西湖景区道路通行拥堵情况,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从2024年3月起,杭州对西湖景区执行新一轮交通管理方案,即在春季旅游假期执行“单双号限行,部分区域限量”的政策,同时对客运出租车(包含网约车和巡游出租车)执行定点上下客停靠、增加接驳公交等。
西湖景区“双限”治堵一周年,有哪些新变化?记者实地体验
尤其越来越多演唱会、体育赛事落地杭州的当下,来到西湖景区的游客屡创新高。随之而来的是,西湖边的路,变得更加拥堵。
上个月,我去了趟杭州回来后,我只想说:能不去就尽量别去!
当我站在断桥上被人潮推搡得险些掉进西湖,当我在河坊街花48元买了杯发酸的"龙井奶茶",当我在灵隐寺门口排队两小时只为一柱香,我终于明白:杭州早已不是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水乡,更不是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世界最华贵之城"。
西湖惊现“松猪”:游客热情投喂,松鼠胖成毛球坐垫
昔日“毛球闪电”今成“西湖瘫主”“这哪是松鼠?分明是长了尾巴的糯米糍!”游客李女士举着手机惊呼。在西湖白堤,一只肚皮贴地的松鼠正瘫坐在长椅上,淡定接过游客递上的碧根果,腮帮子鼓得像偷藏了两颗汤圆。目测其腰围已超越旁边矿泉水瓶,网友辣评:“别人家的松鼠是林间精灵
这个周末!西湖景区,一场颠覆日常旅行的湖上乡集,邀你来喝一杯——
白居易泛舟湖上吟诗;林逋隐居孤山,梅妻鹤子,「放鹤亭」成为后世文人读书静思的象征;苏东坡喜读书,也爱会友,望湖楼、孤山为其提供绝佳之处;张岱自称「湖上笠翁」,常于湖心亭夜读;虎跑寺出家前,西湖山水为李叔同提供「长亭外,古道边」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