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等北京市属公园4月14日起恢复开放
4月13日,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消息,4月14日起颐和园、香山公园、国家植物园、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恢复开放。中国园林博物馆4月14日(周一)正常闭馆,4月15日(周二)起恢复开放。

颐和园等北京市属公园4月12日—13日闭园不开放
4月11日,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消息,截至目前,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香山公园、景山公园、国家植物园、北京动物园、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中国园林博物馆均已闭园。4月12日(周六)、4月13日(周日)上述公园继续闭园

颐和园、天坛公园等北京市属公园周末闭园
目前,北京市已发布大风橙色预警。4月11日晚,多家北京市属公园发布闭园公告,请已购票游客从原购票渠道办理退票事宜。
颐和园工作人员自制“打捞神器”
春日的颐和园,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景。然而,观赏湖景时,物品不慎落水的意外时有发生。如今,一款颐和园自主设计的可视化打捞设备成为“救星”,大大提升了打捞效率,为游客挽回了不少损失。
128.7万人次!海淀这2家公园位列全市前三
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全区16家开放等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2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950万元。其中,颐和园、玉渊潭公园、圆明园、国家植物园(北园)和紫竹院公园位列游客接待量前五。
北京公园清明假期接待游客606.32万人次 颐和园人气最旺
4月7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清明假期期间,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606.3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5%。其中,颐和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位列全市公园接待游客数量前三甲。
春光明媚清明节游人如织踏青来
清明假期正是出游踏青好时节。4月4日至6日三天,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606.3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5%,其中香山、北海等12家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25万余人次。
连接颐和园和圆明园!这条百年老街,上新
4月4日,海淀文旅集团打造的“三山五园文化市集——春日唤醒计划”在此启幕。这场春日盛宴汇聚了30余位非遗与文创主理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
已为游客挽回30多万损失!颐和园的这个神器有点厉害!
4月5日是清明节假期的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颐和园东堤上聚集了不少游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颐和园工作人员操控的可视化打捞设备上。
颐和园一天帮游客捞起3部手机
“哗啦!”随着打捞设备破水而出,挂着水珠的手机在春日阳光下闪闪发亮。现场发出欢呼声——“真捞上来啦!”“太棒了!”“神器啊!”。被游客称为“神器”的是颐和园自主设计的可视化打捞设备,有了看似简单却功能强大的可视化打捞设备,这场稳中有序的救援仅仅耗时3分钟。
市属公园踏青赏花人气旺昨天接待游客90万余人次颐和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居游客量前三
清明假期第二天,天朗气清,市民游客纷纷到北京各大公园里踏青赏花,享受春日好时光。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昨天,香山、景山等12家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来游览高峰,接待游客90万余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颐和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
故宫梨花映红墙,颐和园泛舟遇桃花,北京清明赏花乐翻天
您可知道?故宫承乾宫的梨花今年比往年早开了五天,花瓣飘落时像雪片轻抚红墙;颐和园昆明湖的游船码头,大清早就能听见船桨拨开落入湖中桃花花瓣的簌簌声。清明,北京的花仿佛约好了似的,一股脑儿全涌上枝头。
颐和园发明打捞神器,已救回30多万元!有需要打这电话
“哗啦!”随着打捞设备破水而出,挂着水珠的手机在春日阳光下闪闪发亮。现场发出欢呼声——“捞上来啦”“太棒了”“神器啊”。被游客称为神器的是颐和园自主设计的可视化打捞设备,有了看似简单却功能强大的可视化打捞设备,这场稳中有序的救援仅仅耗时3分钟。
假期首日市属公园迎客58万人次颐和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游客量排名前三
清明时节,本市各大公园迎来踏青高峰。市民游客纷纷走进春天里的公园,体验传统文化与花园城市的诗意交融。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清明假期首日,香山、北海等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58万余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颐和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
连接颐和园和圆明园!这条百年老街,上新——
4月4日,海淀文旅集团打造的“三山五园文化市集——春日唤醒计划”在此启幕。这场春日盛宴汇聚了30余位非遗与文创主理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
颐和园“打捞神器”上场,几分钟就帮游客捞起水中落物
4月5日是清明节假期的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颐和园东堤上聚集了不少游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颐和园工作人员操控的可视化打捞设备上。“看到了,看到了”,随着打捞设备带着手机破水而出,现场发出欢呼声。有了这款颐和园自主设计的可视化打捞设备,稳中有序的打捞仅仅耗时

假期首日市属公园接待游客58万人次颐和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游客量排名前三
清明时节,本市各大公园迎来踏青高峰。市民游客纷纷走进春天里的公园,体验传统文化与花园城市的诗意交融。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清明假期首日,香山、北海等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58万余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颐和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
一池山水藏乾坤,半部清史映朱檐 | 颐和园旅游攻略,看完这篇就够了
当晨雾漫过十七孔桥的狮子,昆明湖的水波便漾开了六百年的倒影。这座由乾隆为母祝寿而建的清漪园,历经英法联军的烈火与慈禧太后的重修,终成世界瞩目的“皇家园林博物馆”。春樱点染西堤,夏荷铺满湖心,秋叶镀金长廊,冬雪覆满佛香阁——颐和园的四季皆是流动的诗篇。
收藏!春天是藏在公园的诗情画意
百花盛开,春意融融。国家植物园、颐和园、天坛公园、景山公园……北京各大公园里的春天已藏不住了。当公园与春天相遇,是诗情画意的开启,也是专属这个季节的韵味与浪漫。在四月第一天,带着美好与希望向前!(记者:杨淑君)

颐和园迎来迁徙贵客,游客集体仰头送别
3月29日,正值新柳绿染西堤之际,一对迁徙白天鹅夫妇带着它们的一双儿女降落在颐和园藻鉴堂湖,令在场游人惊喜万分,它们经过数小时的歇息,于17:48起飞,在人们的目送下掠过佛香阁飞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