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近年来,苏州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迎来了许多珍稀鸟类来苏。据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消息,全球数量仅有6000余只,难得一见的“祥瑞之鸟”白枕鹤,近年来频频“光顾”苏州太湖畔,与市民、游客“亲密互动”。
白枕鹤(学名Grus vipio),体长120~150厘米。眼周为红色裸皮,耳羽烟灰色,头颈部灰白相间;初级飞羽黑色;下颈侧部、下喉及下体呈暗石灰色;尾羽暗灰色,末端具黑色宽横斑;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转暗石板灰色。
三国吴陆玑《毛诗陆疏广要》说:“苍色者,人谓之赤颊。”取食时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拨开表层土壤,然后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种子和根茎,边走边啄食。据鸟类专家介绍,白枕鹤被誉为“祥瑞之鸟”,它们习惯在浅滩、沼泽、水田和耕地附近活动,以植物种子、草根、昆虫和鱼虾等小型动物为食,常与白鹤、灰鹤、丹顶鹤一起活动,在国内白枕鹤主要繁殖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目前全球仅有6000多只,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白枕鹤还是一种对生活环境十分挑剔的鸟,它出现在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正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优良。
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苏州市区西南50千米处的太湖之中,呈不规则的马蹄形,湿地公园的主体空间在三山岛行政村,是永久性淡水湖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岛屿型湖滨复合湿地。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625.2公顷,园区内共划分为五大功能区:生态保育区、管理服务区、宣教展示区、休闲体验区、社区共建区。
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全国唯一的太湖中的岛屿湿地、全国唯一以村级单位筹建的国家湿地、唯一以社区参与湿地共建的国家湿地,在净化与美化太湖水环境、调节太湖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近年来,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提高了湿地生物多样性、完善了湿地生态功能、丰富了湿地景观,努力打造了一个集水利疏浚、湿地保护、湿地科普宣教、湿地旅游和全民参与保护太湖水资源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苏报融媒记者 惠玉兰 通讯员 左玲玲/文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