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黄沙遍地的非洲国家,穷得连水都喝不上,这里甚至被称为“被上帝遗忘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首都,环境还不如中国的农村,但这里的人们却能够顿顿吃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里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个“被上帝遗忘的国家”在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割裂的现象同时存在?
被“上帝”遗忘的国家
非洲有一个人口只有两千多万的小国家尼日尔,或许有人会觉得是不是错别字,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听过尼日尔的名字,但却知道有一个国家叫尼泊尔。
事实上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尼泊尔是南亚国家,但尼日尔却在撒哈拉沙漠的南缘。
从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其实也能够看出来,尼日尔的环境与气候应该的比较恶劣的,毕竟撒哈拉沙漠干旱炎热,根本就不适合人类生存。
而正因如此,尼日尔也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我们夏天的时候30℃左右就会感觉到不适,但尼日尔常年气温基本上都在30℃以上。
而这里在旱季,尼日尔北部气温甚至能够达到50℃以上,常年的高温让这里干旱少雨。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要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发展经济,要么就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总而言之,能够让人类长期生活的地方,总要有一些独特之处。
然而尼日尔够独特,却几乎没有任何生存优势,甚至还因气候、环境恶劣,被称为“被上帝抛弃的国家”。
要说非洲大陆环境差,其实也只是比别的大陆热一些,但很多国家还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推动发展。
就像尼日尔的邻国阿尔及利亚以及利比亚,这两个国家的气候与环境与尼日尔相差并不大,毕竟比邻而居,但他们遍地都是黄金和石油,尼日尔却几乎一点也没有。
再加上全年干旱高温,这里根本就没有农业发展的机会,因此蔬菜这这里是非常昂贵的食物,毕竟依赖进口,价格自然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起的。
这个国家的两千多万人口,有将近2000万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食物和水源。
好在尼日尔还有一条“母亲河”,尼日尔河是非洲的第三大河流,就在尼日尔境内,为当地人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尼日尔河畔,人们能够放牧,这也让畜牧业成为了尼日尔最重要的产业,他们养殖了大量的牛羊骆驼等动物。
这些牲畜的存在,成为了尼日尔人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因此在尼日尔,到处都能够看到烧烤摊。
因为农作物实在太少,没有足够的主食和蔬菜,他们只能用牛羊肉来果腹,所以尼日尔的首都尼亚美,也被称为“烧烤之都”。
为了获取足够的生存能量,他们几乎要顿顿吃肉,因此这里最稀缺的不是肉食,而是蔬菜和水资源。
尼亚美作为尼日尔地方首都,一点都没有一国之都应该有的辉煌和繁华,反而像中国的小城镇,有些地方甚至还比不上中国农村。
尼日尔的破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这里街道错乱道路崎岖,根本不像是一座城市,街上的商贩出售的大量商品都是二手,除了这些小摊子,剩下是就是烧烤摊了。
生活在中国的我们,自然是无法想象,尼日尔的人民过着的究竟是怎样是生活,或许有人感慨老天不公,但尼日尔现在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在几十年以前,尼日尔还是殖民地,当时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没有话语权,没有人权,百姓流离失所,直到1960年才独立。
按理来说,摆脱了被殖民的命运,就应该迎来新生活,可独立之后,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大幅改善。
独立之前,他们被殖民者压迫,而独立之后,他们面临的则是内部不断暴乱,百姓仍然民不聊生。
外患与内忧,哪一个更让人崩溃?其实对于尼日尔人来说,这两种情况差别并不是很大,毕竟不论是被殖民还是暴乱,都是生活艰难。
而独立之后,尽管国内暴乱不断,但尼日尔人还是做到了让人口在短时间之内激增。
本身可供人们生存的资源就少,干旱少雨就意味着缺水,而水又是生命之源,缺水的环境下,遍地都是“饥饿”两个字。
大量的尼日尔人没有生存能力,为了生活他们开始砍伐树木,刚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人砍伐树木是为了开荒种地。
可渐渐的,人们发现极端干旱的环境中,种植农作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后来尼日尔人就只砍树不种地了。
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迅速减少,原本水资源就匮乏,能够储存水资源的森林越来越少,尼日尔就更缺水了。
缺水无法开展农业,导致了尼日尔人大量砍伐树木,而砍伐树木又导致了缺水更加严重,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最终的结果就是只能在尼日尔河附近放牧,毕竟这里有草场,能够养殖牛羊骆驼来创造一些经济价值。
有人认为,既然有河,怎么会没水,这个缺水并不是说他们国家一点水也没有,只是常年气温高,降雨奇少,一年也只有700毫米左右,导致难以发展农业,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
尼日尔的饮用水虽说算不上天价,但也是一般老百姓不能轻易消费的奢侈品,因此当地人被渴死的事情,其实也非常常见。
这样的经济状况,让人唏嘘不已,有人可能会觉得,要是有些自然资源,尼日尔也不会混成现在这个样子。
事实上,尼日尔不仅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贫瘠,反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资源可观却只留下了疤痕
尼日尔拥有丰富的铀资源,已探明铀储量42万吨,居世界第5位。尼日尔目前拥有2座现役铀矿,2020年产量2991吨,是世界第5大产铀国。
此外,尼日尔磷酸盐储量12.54亿吨,居世界第4位,尚未开发;尼日尔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石油超过50亿桶,年产量100万吨;煤储量约7000万吨,还有锡、铁、石膏、黄金等资源矿藏。
光是看数量,尼日尔的发展应该差不到哪里去,拥有这样储量的矿产资源,就算是只开采资源也不可能贫困成现在这样。
别的国家都担心自己的资源有一天会被开采完,但尼日尔坐拥这样的资源,却放任自己的国家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简直暴殄天物。
但对于这样的质问,尼日尔也非常无奈,毕竟他们不可能对这样的资源不心动,可问题在于,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开采。
尼日尔国内的矿产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开采,但这些资源都进了别人的腰包,这一点法国可谓是驾轻就熟。
法国最大的能源需求类型就是核能,大到城市大型工厂的供电,小到民众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基本上都靠核能,就连法国普通家庭中使用的炉灶、加热器都是核电站电力驱动的。
但我们也都知道,核能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资源,尤其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原生元素铀。
法国国内确实有一定的铀矿储备,但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净出口国,并以此每年获利超过30亿欧元,靠的可不是他们自己的铀矿。
法国首次核试验成功是在1960年,这个时间看着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尼日亚就是1960年独立的。
为法国提供源源不断的铀,让其能够不断发展核电的,就是穷得叮当响的尼日亚。
刚开始的时候,尼日亚还未独立,作为法国的殖民地,自然是任人宰割,法国开采起来尼日亚的矿产,简直比在自己家还要随便。
不过毕竟是殖民地,法国开采矿产毫不手软,更不担心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也不在意会造成多少污染。
法国核试验成功之后不久,尼日尔就宣布独立,按理来说,法国不会像之前一样了才对,然而事实却是,法国为了能够继续利用尼日尔的资源,直接与尼日尔签订了一份条例,用微乎其微的代价,占据了尼日尔的铀资源。
他们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开采矿产,但却不在当地进行加工,所以矿产被开采之后,尼日尔除了得到遍地的大坑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
而开采不仅会用到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更何况是开采铀这样本身就具有强烈放射线的资源。
尼日尔也曾经反抗过,但却没有任何作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了如今脏乱差的尼日尔。
尼日尔因为往日种种,成为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甚至遭受了无情的剥削,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唯利是图。
联合国为了帮助尼日尔摆脱困境,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国也在与尼日尔建交之后对其实行了大量的援助,近几年也开展了不少双边贸易,希望尼日尔能够早日实现自力更生。
参考资料
外交部官网在2024年1月27日发布的《尼日尔国家概况》
新华网在2016年6月17日发布的《尼日尔:20名儿童移民沙漠遇难 或因缺水而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在2020年2月5日发布的《2019年全球最贫穷国家名单出炉,马里排名全球倒数第25位》
光明网在2018年1月23日发布的《这个国家穷得只有肉吃,一日三餐吃烧烤,越吃越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