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城很古老,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就已建,是贵州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个。深藏在黔东南的群山之中,却处处都有江南的风貌。本期“读方志 行贵州”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经2千多年岁月沉淀的镇远古城。
古城位于㵲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有“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之说,远观颇似太极图。镇远因此被也被称为太极古镇。
㵲阳河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水运通道。自古以来,镇远古城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明清时期的镇远是贵州东部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交易大市场,这里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有“滇楚锁钥 黔东门户”之称。
据《镇远府志》记述:辰沅上游,滇楚门户,屏山为城,㵲水为池。西通诸葛洞,南达清水江,黔楚水陆之冲,物产丰饶之地……
四方商旅远道而来,在此扎根,也带来各种文化。 中原文化、两湖文化、 巴蜀文化、江南文化等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在此交融碰撞,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灿烂多彩。镇远也成为了一座多元文化博物馆。
今天,走进镇远古城仿佛置身于一个穿越时空的古老世界。依山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商贾大宅、古巷曲径通幽;曾经喧嚣热闹的古码头,彰显出古城独特的韵味。㵲阳河上始建于明朝的祝圣桥,曾是湘黔滇驿道的必经之路。桥上的对联“劈开重驿路 缅人骑象过桥来”,描绘出当年很多东南亚国家使臣进京朝贡的盛况。
贴崖而建的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占地2.1万平方米的狭长地带上,建有单体建筑约40座,融佛教寺院、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规模最大、构造精巧, 也是全国独有的中原建筑形式与贵州苗侗吊脚干栏式建筑巧妙结合的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