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字屈原”对话、沉浸式体验驾驶月球车、CAVE影院体验、探索“电影杀+VR”。10月13日,记者提前走进 2024中国新媒体技术展探馆,感受了一场关于“文化+科技”的探索之旅。
作为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的主题活动之一,以“科文相融 新智相生”为主题的2024中国新媒体技术展,将于10月14日至16日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芒果馆)举行,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此次技术展汇聚30余家媒体行业和技术领域的头部单位参展,将集中展示新媒体技术的最新研发成果和创新应用。
“数字屈原”为长沙写了一首诗
“请写一首与长沙有关的诗。”在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的“数字屈原”前,吸引了不少展区工作人员前来与“数字屈原”进行互动。
在观众提问后,等待了10多秒,“数字屈原”就写了一首诗:“长沙之梦,恍如隔世。屈原之心,悠悠不绝。忆往昔,长沙为楚之首封,吾国之始居。今日虽去,长沙之魂犹在。”
“数字屈原”是利用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大模型技术与屈原形象相结合,在数字世界中重塑一个形神融合、情智兼备的可交互超写实数字人,为观众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
“让观众穿越时空,与‘屈原’开启古今对话,通过互动观众可以全面了解屈原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从而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大模型等AI技术复原出的“数字屈原”,目前大模型技术对屈原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文学才华乃至人格魅力进行了深度模拟与训练,形成了专属知识库。
扫描屏幕二维码,选择喜欢的文物和元素,就可亲手设计一款独一无二的文创艺术作品,现场打印一件T恤。在湖南广电展台,观众不仅能欣赏文物细节之美,还能深入探索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故事,沉浸式与文物互动体验。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精选三件经典国宝级文物:T形帛画、商代豕(shǐ)形铜尊、商代青铜皿方罍(léi),通过高精度还原、个性化互动设计,以及多维视觉与听觉展示,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现场还可运用自研的中华历史文化大模型,在保留文物原始纹理轮廓的情况下,实现二次创作,进行“AI二创定制打印”。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的兴趣。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的传播者,每一件商品都成为文化传承的媒介,让文物活起来。”芒果TV 平台技术中心第一副总经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科技委成员胡奕涵介绍,“AIGC•沉浸式互动文物展”利用高精采集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中华历史文物展开文物数字化工程,结合AIGC大模型,打造沉浸式文物互动体验。展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多维展示,生动呈现文物的文化内涵,结合知识图谱进一步增强观众的理解深度。
现场可体验驾驶月球车在月面探索
“太震撼了,冲击力强。”在美创数字展示的CAVE沉浸式影院前,一位正在体验的小学生惊奇地说。
MGC美创数字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量身定制的3D影片《青铜文明》,让古老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从青铜器的最初萌芽,到其鼎盛时期的辉煌,影片为观众呈现了一幅青铜文明画卷,其立体文物展示与生动场景再现,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欣赏青铜器的艺术之美,深切感受到青铜文明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上的震撼。”一位展馆工作人员看了后说。
CAVE沉浸式影院,又称CAVE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它构建了一个高度沉浸式的虚拟环境。“身处其中,用户可以自由移动、细致观察,仿佛真正步入了另一个虚拟世界。同时,CAVE沉浸式影院还能与3D影片结合,给观众带来更沉浸式的观影体验。”MGC美创数字相关负责人黄宇阳介绍,该系统通过集成高分辨率的立体投影显示技术、多通道视景同步技术、音响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将用户包围在一个由三维立体投影画面构成的虚拟空间中,这一虚拟空间不仅具备画面层次丰富、清晰度极高的视觉特点,更以强大的沉浸感著称。
“请坐好,戴上VR眼镜,来一场月球遨游。”各参展企业纷纷拿出了“杀手锏”,在新华社“数字月球”展区,不少人已坐在“月球车”上。其实是搭载的全向三自由度座椅,动感控制算法模拟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驾驶月球车在月面探索带来的颠簸感。
观众在这里体验的是“数字月球”,这是基于中国探月工程所获取的高精度高程数据,通过数字建模精准复刻了月球表面的复杂地形与真实环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从高精度高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全向三自由度座椅的研发制造,再到动感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优化,每一个关键环节均采用了国内顶尖的技术与设备。通过软硬件配合共同构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月球探险空间。”
如果你是爱好“剧本杀”的观众,则可以走进火蜥蜴文化展位,探索“电影杀+VR”“电影杀+动画”等的独特玩法——通过将纸质剧本内容拍摄成电影,观众将以观影的方式进行“剧本杀”中的玩家读本环节,从而更高效、更有代入感地获取相关信息。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