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历史文化名村,赏春花寻文脉

旅游攻略 11 0

贵州共有312个村落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居全国第一;757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位居全国第二;有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二。

在贵州这片多彩丰饶的土地上,有诸多瑰宝般的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它们留住了乡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凭借独一无二的特质,展现出别样的迷人光彩。黔南州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等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都是这个季节赏春花、寻文脉的好去处。

黔南州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金海涌春潮 雪山映布依

3月,黔南州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的油菜花肆意绽放,形成一片浩瀚的金色“海洋”。相邻的山峰上,雪白的李花、梨花似皑皑白雪,纷纷扬扬地覆盖着树枝,与金色的花海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金海雪山”这一震撼人心的奇景。

金海雪山花开醉,赏春又遇好风光。邓刚 摄(贵州省图片库发)

音寨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9年成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全村总面积18.3平方公里,辖音寨、麦懂、春风三个自然寨16个村民小组,少数民族占比高达97.3%。在这里,布依族的民族文化、民间风俗、民族饮食习惯等得以完整保存。“布依八大碗”寓意美好,承载着四季平安、万事如意的祈愿;当地布依族妇女善于运用各种传统的手工技艺,如刺绣、蜡染等,来装饰服饰。“布依族服饰上的鱼纹、鸟纹等图案,象征着丰收和吉祥;而几何图案则寓意着对宇宙和自然的崇拜。”村民邱明君介绍道。

音寨村布依族村民和美景融为一体。孟庆国 摄(贵州图片库发)

“我们音寨村位于贵定‘金海雪山’旅游景区的核心地带,非常适合开展乡村旅游。”音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康尔林说。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民族文化,音寨村大力推动“泛金海雪山景区”特色农旅产业发展,实现了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打破赏花季节性限制,村里谋划实施绣球花、月季等花卉种植项目,增设多样游玩体验项目。

目前,“春游贵定·赏花品茗”系列活动正在“金海雪山”进行。极具民族风情的“村晚”表演、高空俯瞰花海体验、蜡染刺绣体验等活动让“金海”再次泛起欢腾波浪,让游客尽情畅享欢乐时光。

音寨村的蜡染扎染体验馆。乔啟明 摄(贵州图片库发)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屯堡遗风盛 非遗衬古村

走进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时光仿若在此停驻,一幅充满明朝古韵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古旧的屯村巷道纵横交错,如脉络般贯穿全村,独特的房屋布局错落有致,每一块砖石、每一道梁木,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

安顺市西秀区鲍屯村。潘宗义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作为建设最早的屯堡村寨之一,鲍家屯村享有“大明屯堡第一屯”的美誉,2009年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在这里,多项传统民俗得以完好保留。身着独特“凤阳汉装”的村民,用服饰诉说着先辈的故事;热闹非凡的地戏表演,以刚劲有力的舞姿演绎着古老的传说;丝头系腰制作工艺的精巧细腻,鲍家拳的刚猛凌厉,都彰显出鲍家屯村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每一位来访者都深深沉醉其中。

安顺市西秀区鲍屯村水利设施。 潘宗义摄 (贵州图片库发)

鲍家屯村最具特色的,是其鬼斧神工的水利设施,反映了明代江南农耕技术在高原山地的巧妙利用。600年前,鲍家屯先祖为了保障鲍家屯村寨周边农田旱涝保收,采用“鱼嘴分流”的方式,把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后来还获得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水利遗产保护奖”。

游客在鲍屯村油菜花田赏花游玩。程洪凯 摄 (贵州图片库发)

3月,鲍家屯村迎来了油菜花绽放的绚烂时节。大西桥镇2025年“油菜花节”开幕式即将启动,游客来此可以体验非遗屯堡文化乡村巡演、地戏、山歌、花灯、屯堡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鲍家屯村正以饱满的热情,等待着四方游客前来,一同感受古韵与花海交织的独特魅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黄蔚

文/明雪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