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视频丨五十公里徒步狮山段,氛围感超“掂水”!

旅游攻略 17 0

春风拂过莲塘百亩花海,木棉枝头燃起簇簇焰红。3月22日,佛山五十公里徒步活动如约启程,数万名市民以脚步丈量城市脉络,而狮山段则以独特的文化叙事与艺术巧思,铺展出一幅传统与现代辉映的山水长卷,为这场全民盛事注入了澎湃的"狮山温度"。

萌狮跃动启新章

童声唱响岭南韵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狮山镇罗村第一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着彩绸狮服,化身憨态可掬的"迷你醒狮",在铿锵锣鼓中腾挪跳跃。金红狮头轻点,绒尾随风舞动,稚嫩脸庞上专注的神情与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碰撞出奇妙火花,奶声奶气喊着“掂水”(粤语“超棒”)为运动员加油,萌翻全场!

半程山水半程诗

行至莲塘村,巨型装置"天空之门"巍然矗立。镜面钢结构倒映着连片花海与疾驰而过的贵广高铁,历史与未来在此定格同一帧画面;行至小塘国际艺术墟,这里不仅是三水线的第二打卡点,更有狮山建镇30周年的历史展板和贵广高铁呼啸而过的震撼画面!驻足于狮山建镇30周年展板前,指尖抚过黑白照片里的阡陌农田;徒步运动员及游人的感叹声与火车轰鸣声交织成时代的和弦。"如今高铁穿城过,花海变网红,狮山的速度比列车还快”徒步者纷纷感慨。

木棉树下传薪火

咏春拳意润童心

在罗南大桥签到点,木棉花开得正艳,午后暖阳倾泻在百年木棉虬结的枝干上,数十名徒步者在咏春师傅带领下沉腕推掌,齐声呼喝。"日字冲拳,要像木棉花开那样干脆利落!"师傅以岭南草木为喻拆解拳理,六岁幼童陈梓轩绷着小脸反复调整马步,引得围观者笑赞。树影斑驳间,武术的刚劲与木棉的柔美悄然相融,恰如这座工业重镇刚柔并济的城市品格。

从非遗活化到城市记忆再生,从生态美学到产城融合,狮山段总长18.5公里,宛若一条斑斓丝带,串联起过去与未来。当打卡者手持盖满狮头印章的徒步护照走向终点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汗水和回忆,更有一整座城镇在三十而立之际,以奔跑姿态书写的时代答卷——这里既有轰鸣向前的钢铁洪流,亦有木棉树下静默生长的文化根系;既能触摸千年岭南的温度,亦可拥抱湾区时代的星辰大海。

文/南海融媒记者 梁凤兴

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杨世聪

通讯员 韩世荣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