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探源”茶文化研学合作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启幕

旅游资讯 36 0

三月江南绿满川,西塞山谷雨芽鲜。值此江南采茶季来临之际,浙江湖州“江南文化探源”&“两山”研学基地联合陆羽文化园、沈家本历史文化园成功举办茶文化产业转化与研学合作交流会。活动汇聚京沪鄂陕等地非遗传承人、智库学者及文化品牌产业代表,与当地茶企茶农和研学机构共绘《茶经故里》西塞山茶文化产业转化发展蓝图。

作为《茶经》作者陆羽的著经之地,西塞山依托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通过"茶旅+研学"双轮驱动,推出沉浸式茶文化体验线路。活动现场,各地非遗大师现场展演唐煮宋点技艺,专家学者围绕“茶经故里”IP的开发利用展开研讨。

嘉宾们实地探访了西塞山陆羽文化园和沈家本历史文化园,拜谒了茶圣陆羽、“法学泰斗”和颜真卿等一众文化先贤,观赏了茶文化非遗大师们“唐煮宋点”的传统技艺——非遗茶百戏和唐代煮茶展演。来自北京的非遗茶百戏传承人在茶圣陆羽的塑像前,在各路嘉宾的见证下,举办了一幕感人的收徒仪式。在茶文化非遗传承和实践的交流分享中,大家兴致盎然、畅所欲言,为茶农茶商及研学机构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并真诚地探讨了未来的合作内容与模式。

坐落于湖州吴兴妙西镇的陆羽文化园,是纪念“茶圣”陆羽著写《茶经》的核心文化地标。园区以“一脉茶经、千年传承”为主题,复原陆羽苕溪隐居著书场景,涵盖三癸亭、慕羽坊、茶经碑廊等景观,系统展示唐代煎茶技艺与禅茶一味的精神内涵。设有沉浸式茶艺研学工坊,定期举办宋代点茶体验、茶山采制实践等活动,联动《茶经》故里茶园打造“茶文化”生态链,也为长三角茶研学联盟示范基地,年接待各地茶文化爱好者超10万人次。

此次活动旨在依托湖州市吴兴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推动当地茶产业和文旅农研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期间,与会嘉宾先后考察了西塞山、南郊下菰城、丝绸小镇、世界乡旅小镇和传统湖笔王一品笔斋等文旅研融合项目,深度感受了湖州市吴兴地区的人文与生态环境。在这片清丽自然、诗意盎然的土地上,嘉宾们不仅追溯了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感悟了中国法治文化进步的深远影响,还深度探讨了文化产业转化的新路径与合作,为湖州吴兴文旅农商研融合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全新的启示和有力的支持。

“云腴生处承天露,茗韵流时醉九垓”, 在“两山”理念和“三茶”统筹战略的指引下,社会各界创新务实、坚持不懈,湖州吴兴的文旅农商研等跨界融合新业态,必将如《茶经故里》西塞山的谷雨春芽,焕发生机与活力,在传承与发展中成长壮大。

据悉,沈家本历史文化园与陆羽文化园相邻,是以中国近代法学奠基人沈家本为主题的文化地标。园区依托其故居旧址而建,占地约20余亩,与西塞山风光相融一体,兼具人物纪念、法治文化研学教育、历史研究于一体,全景式展现沈家本“融贯中西、变法图强”的法学思想和治学精神。

园内核心建筑“枕碧楼”复现了沈家本著书立说的场景,陈列其手稿、司法改革文献及清末修律珍贵史料。法治文化展馆通过数字互动、场景还原等形式,生动解读《大清新刑律》等近代法典的编纂历程。园区还设有模拟法庭、法律典籍长廊等体验空间,常态化举办青少年法治研学大讲堂、法学研讨会和各类主题沉浸式体验活动,传承“以法强国”的精神内核。作为“江南文化探源”和“两山”研学的重要节点,该园与陆羽文化园等共同构建湖州“文史双脉”研学教育网络,成为探寻法治文明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鲜活课堂。(李玉 郝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