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一镇四村入选北京市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快来打卡!

旅游资讯 12 0

日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2024年度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平谷区金海湖镇被评为乡村旅游重点镇,洙水村、大东沟村、刁窝村、挂甲峪村被评为北京市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些村落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产业为支撑,绘就首都乡村振兴新图景。

如今

平谷区正积极探索

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不断打造多旅融合消费

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

为开启全域旅游新征程绘好“路线图”

金海湖镇

1

洙水村 泃河畔的乡村振兴样板

国家4A级景区金海湖

洙水村位于金海湖镇南侧,距平谷城区12公里,村域面积7.26平方公里,这里历史悠久,山水丰饶。村庄坐落于泃河南岸,北依平原,南望青山,东邻金海湖,西接顺平路和京平高速出口,将军关石河、土门石河、黑水湾石河三水穿村,绘就灵动水乡景致。这里村庄和美,老年驿站温馨舒适,娱乐活动室笑语欢声,书法书画室墨香四溢,休闲广场人气兴旺,水上公园别具风情,荷花观赏区、桃花港湾果品市场井然有序,公共卫生间洁净便利,登山步道蜿蜒通幽。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相融,尽显乡村旅游胜地风采。

洙水村依托文化资源、水资源等禀赋优势,整合村内的民俗民宿、登山步道、农业采摘园、樱桃谷鸭项目、骑行步道,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全村有16家民宿民俗户、采摘大棚65栋、骑行道2条、登山步道1条。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泃水河畔的骑行步道,无障碍设计使得骑行和步行都非常方便。骑行路线主要为从泃河与洳河交汇口至金海湖,全程30公里,适合骑行或步行。这条路线顺泃河延伸,沿途风景优美,处处成景,游客可在观景台打卡拍照。

2008年12月,洙水村率先成立了北京市第一个土地合作社——百合兴盛土地专业合作社,建造65栋设施大棚,包括草莓、樱桃、葡萄等多类果蔬,让广大游客既能大饱口福,又通过现场采摘,满足了休闲农事体验。全村民宿民俗户凭借葡萄、草莓、樱桃采摘园的核心优势和紧邻金海湖的地理优势,打造吃、住、玩为一体的旅游模式,年旅游收入突破100万元。

未来,洙水村将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推进樱桃谷鸭等项目落地,持续深化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旅游迈向更高台阶,带动乡村振兴。

黄松峪乡

1

大东沟村 星空下的生态艺术村庄

大东沟村丰富的农业资源

大东沟村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位于黄松峪乡东部,环境优美,远离喧嚣,夜晚幽静深沉,是一个可以仰望星空,采撷萤火的地方。村庄依山势而建,有满山红叶、多彩林带、多条登山步道,更有蜿蜒曲折的千米绿荫长廊,好像一个群山万物拥抱着的世外村庄、人类最美家园。

大东沟村先后荣获首都绿色村庄、首都文明村、区级环境整洁样板村、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首都森林村庄等称号。2022年以来,村庄街道、河道两侧及农宅之间适宜绿化的区域全部增加绿化。村南北贯通主路两侧新添置100个花木箱,栽种串叶松香草、鞑靼紫菀、蔷薇、木本香薷、蓝蝴蝶鸢尾等多种花卉苗木4424株,西长廊路侧增种各类花卉5000余株,增加绿化美化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设生态半山公园,打造红叶观光区,游客初夏时节可欣赏如烟如雾的黄栌花,金秋时节可欣赏色彩斑斓的红叶。

大东沟村位于山区,周边有京东大溶洞、石林峡、天云山、梨树沟休闲谷、湖洞水等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欣赏和户外活动空间。

梨树沟休闲谷夜景全图

2023年,大东沟村立足本乡“悠然休闲谷,生态示范乡”发展战略,以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为目标,积极对接京瓦中心,将闲置土地与农业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建设20亩“博士农场”,种植啤梨。在周边的农业设施大棚内,还有草莓、桑葚、西红柿、杏儿、樱桃等可供游客采摘品尝。

大东沟村的农家利用有机蔬菜烹制的农家饭菜诱人可口,深受久居城市游客的喜爱。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如垮炖鱼、炖土鸡、贴饼子、菜团子等,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大东沟村凭借其优美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农业资源以及诱人的特色美食,成为北京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2

刁窝村 艺术浸润的山谷氧吧

黄松峪水库

坐落于平谷东北部的刁窝村,以1.5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构筑起“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生态屏障。这里距平谷城区25公里、北京市区100公里,既保有远离尘嚣的静谧,又享通达四方的便捷。森林覆盖率高达75%的葱郁山峦,紧邻黄松峪水库,负氧离子含量高,适合露营、康养、骑行等活动,是一座“会呼吸的山水画廊”。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使其成为京津冀短途游的黄金节点,半径10公里内汇集京东大溶洞、石林峡、天云山、湖洞水、梨树沟休闲谷等五大景区,游客可轻松选择适宜的景区深度体验。

石林峡景区

漫步刁窝村,最令人惊艳的莫过于遍地开花的文化艺术印记。村内不仅建有中国山水画研究院、万圣谷美术馆等专业艺术场馆,陈克永、王华祥、叶有良等知名艺术家在此汲取艺术灵感,更有被国家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王蒙先生曾在刁窝村居住创作二十余年,为黄松峪乡文化艺术打下基础。近两年,黄松峪乡通过举办艺术节等多种方式,提升了刁窝村艺术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打造了以“乡村艺术”为主题的休闲旅游胜地。

刁窝村遍地开花的文化艺术印记

从春华到秋实,刁窝村的麻核桃、板栗、苟椒子、杏、李子等多种果树和山货构筑起“春采杏李、夏收核桃、秋打栗子、冬制柿饼”的时令图谱,可供游客游玩品尝。村内不仅有万圣谷等精品民宿,更有十余家农家院将山野风味化作餐桌艺术:炽火慢烤的全羊外焦里嫩,采自山野的狗椒子制成大饼辛香扑鼻,栗子树下生长的蘑菇与水库鱼共炖一锅,成就让人念念不忘的“山珍好味”。

二十载生态耕耘铸就乡村蝶变,刁窝村用累累殊荣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真谛。这个群山环抱的村落,自2003年获得首批“北京市民俗旅游村”称号开启转型之路,这几年再添“首都绿化村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山水人家”“北京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如今,这个曾深藏山中的小村落,正以艺术为笔、生态为纸,描绘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好画卷。

大华山镇

1

挂甲峪村 农文旅融合的生态胜地

挂甲峪村位于大华山镇的北部山区,三面环山,林木覆盖率超90%,素有“京东天然氧吧”美誉。村名源于北宋杨六郎挂甲传说,红色基因深厚,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以“愚公移山”精神实现从贫困山村到“全国文明村”“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的蜕变,先后获评“北京最美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

挂甲峪村俯瞰图

挂甲峪村拥有30余处景观,包括长寿山、老君山、六郎挂甲遗址等,游客可登山览胜或漫步千米环山绿道,感受“潭潭有鱼、湖湖有水”的诗意栖居。挂甲峪村以“生态立村”为核心理念,将喷灌设施、优质果园等科学引入山林,打造“山山环绕致富路,坡坡栽满摇钱树”的生态画卷,开发“亲子欢乐谷”“净心养生谷”等特色沟谷项目,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强村的“绿色引擎”。

挂甲峪村不仅是生态胜地,更是一座承载红色精神的文化高地。北宋名将杨六郎“挂甲”的传说为村庄赋予传奇色彩,而当代挂甲峪人则以“愚公移山”精神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这里是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更是红色教育的热土,村史展览馆、社会大课堂基地等记录着挂甲峪人战天斗地的奋斗历程,这里民风淳朴,家家户户积极参与文明城区创建、环境治理等行动,让文明乡风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

大华山镇党员干部在八路军堡垒户前宣誓

近年来,挂甲峪村立足爱国主义育基地、村史馆等红色优质资源,深入挖掘红色史实,丰富文化活动内涵,全面提升镇域红色资源,切实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开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等文旅项目,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教”全产业链,吸引游客深度体验乡村魅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式发展。挂甲峪正以创新驱动、产业联动,书写乡村振兴的“共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