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红军村”跨村联建样本:多个村资源共享,游客多了生活好了

旅游资讯 11 0

距离三明市建宁县城约70公里的客坊乡水尾村,处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地带,四面群山环抱,村中地势平坦,易守难攻。

这里是当年红军的主要后方根据地之一,也是建宁县苏维埃政府的大本营。村内仍保留着完好的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红军医院、红军兵工厂、苏区银行、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遗址群,被称为“红色小井冈”。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0月14日走进水尾红军小镇调研,发现水尾村通过跨村联建,和附近3个村形成一个党总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资金共用等方式,成功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增加红色研学和旅游吸引力,近3年共吸引研学团队200余批次、游客总数10万余人次。同时,水尾红军小镇创新推出“十个一”套餐,开发“红军抱枕”、“红军水壶”等文创产品30余种,促进村财村民“双增收”。

建宁县水尾村是一座“中央红军村”。 澎湃新闻记者 陈鑫露 图

如今,这里不仅是“中央红军村”、福建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还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三明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被纳入省级红色旅游路线,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敞。

红色村庄“留下来”

2017年,外出务工的谢文飞经过乡里领导的多方游说,回到了自己从小长大的水尾村,用20万元承包了村里的闲置小学、闲置房屋等,在村里开起了民宿,牵头负责水尾村红色旅游开发。

2024年10月15日,已经成为水尾红军小镇第三方运营公司——星火之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的谢文飞讲述创业之路说,2017年是他人生的重要之年。这一年他返乡参与村里的红色旅游建设,收获了预期意外之喜。“当时和村里签的保底收入是12万元,没想到第一年就收入就达15万元,超了3万元。”

回想当时回乡参与红色旅游建设,他激动地说:“没想到红军长征出发90年之后,村里的红色旧址居然能够让一座村庄复活。”

水尾村里的红军兵工厂旧址。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2017年对水尾村来说也同样重要。水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国清介绍,这一年,水尾村被三明市命名为第二批“中央红军村”。村里积极向上协调资金3500余万元,决定对村里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苏区银行、红军医院、苏区兵工厂等6处旧址修缮复原,聘请福建省村镇发展中心,对水尾红军小镇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引入第三方公司运营。

谢文飞就是当时第一个回来参与村里红军小镇运营的人,他出资20万元承包了村里的土地,发动村民将闲置农田、闲置房屋以资产形式入股,将村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水尾红军小镇。

“当时村里和他签了保底收入12万的合同,约定水尾红军小镇运营收入一半归村集体,村集体再将30%直接给到村民。”谢文飞介绍,水尾村位于福建和江西两省三市交界处,翻过山就是江西省,在步行年代是战略要地,但汽车交通发达后,这座小山村就被“遗忘在了深山里”。

2017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闲置的小学教室变成研学团队的宿舍,就连原本只有3.5米宽的路都拓宽了,变成了可允许大巴双向通过的宽阔公路。

“跨村联建”

游客多了,水尾村又面临着新问题,其民宿只能容纳70-80人,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研学团队需求。为此,水尾村和周边的中畲村、湾坊村、龙溪村跨村联建,实现资源互享。

水尾红军小镇的快速发展得益于4个村的“跨村联建”。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谢国清介绍,2018年,以水尾村红色产业为主导的“跨村联建”开始了。以水尾红军小镇为核心,整合水尾村、中畲村、湾坊村、龙溪村资源,探索试行跨村联建,将4个村的党支部联合组成联村党总支,推动四个村抱团聚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联村党总支每月10日之前,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互通有无,共商发展,逐渐形成合力。党总支结合农村党员积分评星管理,每季度进行一次评分,年终进行汇总,评选出30%的五星级和四星级党员,再从158名党员中,挑选出30名优秀精干党员实行挂牌亮岗,在项目、扶贫、征地、乡村振兴等一线发挥作用。

谢国清告诉澎湃新闻,水尾红军小镇跨村联建主要可以总结为三部分:

一是以水尾村红色资源为核心,借助跨村联建,采取“村企合作”模式,在龙溪村、中畲村分别建设民宿、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扩大红色研学体量和范围。目前,4个村可以一次性接待近400名研学学员同时入住,仅此一项,就可以为带来每年约15万元收入。

二是以农业产业推动,探索“一村一策”乡村振兴产业,整合中畲、龙溪、水尾、湾坊4个高山片区闲置农田资源,打造了高山茭白、高山槟榔芋、高山八重樱花、高山木槿花等种植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是以资源投资拉动。比如依托高山村充足的光照资源,四个高山村联合争取扶贫资金188万元,在中畲村建设规模容量226.8KW、项目总面积1990㎡的光伏项目。

水尾村等4个村联建的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可收入约50万元。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目前,由四个村联建的光伏扶贫电站由4个村每年轮流负责运营,每年收入可达约50万元,扣除管理运营及场地租金等成本后,发电收益资金按水尾村27%、中畲村24%、龙溪村27%、湾坊村22%进行分配。

通过跨村联建,水尾村等4个村有效实现了各类资源共享,大大提升红军小镇的接待能力,让游客愿意来,来了之后有吃有住,还能留得下。

乡贤回来了

跨村联建让来水尾村参加红色研学和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村里出台政策,急盼人才、乡贤回归。

在水尾村的中畲村,中畲隘上民宿老板谢经德,就是看到村里红色旅游发展的机会,回村开了民宿。

谢经德介绍,他开办民宿用的房屋,是12个堂兄弟的共有财产,其中10个堂兄弟在上海、福州、厦门等地购房定居,20多年来一直闲置。2021年4月26日,众兄弟协商,一致同意由谢经德牵头,各兄弟分别出资,将闲置房统一规划设计改造为民宿,接待研学团队。民宿还设置功能厅,可以为研学团队提供产业技能培训、红色文化宣讲,前后已投入190多万元。

10月14日,水尾村乡贤谢经德介绍回村开办民宿、农村合作社的历程。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除此之外,谢经德还流转20余亩山边地,种植向日葵、西红柿、马铃薯、花生、食用花卉等农作物,给研学团队提供集农耕体验和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实践教育课程。

谢国清介绍,红色旅游产业在水尾村已经越来越完善,研学项目里的红色剧本杀、红军剧等,都是回乡的年轻人发挥自己所长,而村文创店里出售的红军茶、银杏书签、红军茶、艾香、富硒莲子等,都是村民根据村里流传的红军故事自主设计的。

“每一位村民都能参与,获得自己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在红军小镇生活的幸福感真的很高。”谢国清说到这里,一直严肃的脸上泛起了笑容。

标签: 红军村 建宁 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