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兰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境内,在这片区域分布着面积达200平方公里,集中连片、原生性较强的喀斯特森林。这一地区被世人称其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荔波小七孔。王纪鹏 摄 (贵州图片库发)
茂兰喀斯特森林是一个以喀斯特河流峡谷、水文景观和洞穴景观为主的景区。这里峰峦叠嶂,溶洞暗河纵横交错,漏斗森林如绿色漩涡般镶嵌于群山之间,藤蔓缠绕古树,苔藓覆盖石壁,鸟鸣与溪流合奏出“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的自然交响。
游在茂兰 漏斗森林的碧绿狂想曲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漏斗森林,为森林密集的喀斯特峰丛漏斗,四周群山封闭,底部分有漏斗式的落水洞,状若深邃的绿色窝穴,漏斗底部至峰顶,形成独特的“绿岛”生态。在飞鸟难以通行的密林里,可以看到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内部景观。各种树木藤萝,灌丛花草,咬定青山,繁茂生长。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滩瀑布。王永杰 摄(贵州图片库发)
茂兰的水是难得一见的冰蓝色,清澈透亮,如同一枚映入天空的,会流动的托帕石。登临观景台俯瞰,漏斗群如翡翠玉盘镶嵌大地,云雾缭绕时更显神秘。若深入九洞天,还能邂逅溶洞中的暗河瀑布与钟乳石林,水滴如珍珠一般落下,奏出地球亿万年溶洞的歌,在远道而来的流水行走痕迹中,去感受水与山石的一次次相拥。
荔波小七孔风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能 摄
荔波大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茂兰保护区的东部,因景区内有一座小七孔古桥而得名。这座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古为黔南通往广西商旅交通要道,桥体呈拱形,结构玲珑。桥首原存石碑两座,一为《修碑》,铭筑桥功德;一为《万古兴桥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联句。
荔波小七孔古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能 摄
推荐打卡地:荔波大小七孔风景区、漏斗森林、青龙潭、九洞天
食在茂兰 酸香与青梅共舞的山野风味
茂兰的美食,承载着当地少数民族的智慧。酸肉,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风味之一。以新鲜猪肉为原料,配以糯米、辣椒、山姜等调料制成酸水,经陶坛密封发酵数月而成。开坛时酸香扑鼻,肉质绵软细腻,酸中带鲜,辣中透甜,佐以热腾腾的糯米饭,或与锅巴一起翻炒,干香爽脆,堪称“舌尖上的时间魔法”。
茂兰豆花烤鱼。图源网络
野生青梅则是茂兰的另一张味觉名片。云贵高原是青梅的自然分布中心,茂兰野生青梅,就隐藏于茂兰森林无穷无尽的林海之中。山间野生的青梅树扎根于喀斯特石缝中,果实小而紧实,酸脆清冽。当地人将其制成青梅酒、青梅蜜饯,或直接蘸盐辣生食。轻咬一口,酸汁迸发,瞬间唤醒味蕾,而后回甘如泉涌,仿佛将整片森林的清新纳入肺腑。若逢初夏,漫步村寨,还能邂逅当地人用古法熬制的青梅酱,酸甜交织,佐粥拌面皆宜。
推荐打卡:酸肉宴、野生青梅蜜饯、青梅酒、茂兰竹筒饭
宿在茂兰 枕星听瀑的野性之夜
茂兰的夜晚,是星河与萤火的舞台。茂兰森林客栈隐于保护区内,木屋依山而建,推窗即见古树参天。入夜后,虫鸣与溪声交织成催眠曲,静谧而美好,令人忘却尘世喧嚣。客栈的老板们几乎每一位都是徒步的资深向导,是与这片森林最亲切的生态学家,晨起可随向导探寻林间秘境,辨识珍稀植物。
荔波茂兰景区。姚先顿 摄(贵州图片库发)
若向往更原生的体验,瑶山古寨的民宿是不二之选。吊脚楼以杉木搭建,屋内火塘温暖,热情好客的主人会奉上自酿的杨梅酒与炭火烤鱼。露台上,山风裹挟着青梅香拂面而来,远处梯田层叠如浪,夜幕降临时,满天繁星坠入山谷,仿佛触手可及。
推荐打卡地:茂兰森林客栈、瑶山古寨民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黄蔚 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