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顶流”开了 来彭州打卡同款“国色芳华”

旅游攻略 10 0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来自云南大学的王畅和两位闺蜜来了一场“穿越”——带着美美的妆造徜徉在春日的彭州丹景山,三位剧粉仿佛变成了《国色芳华》的主角,姹紫嫣红的牡丹、热闹的唐风市集、雅致的手作、精美的小吃,“好看好吃好玩!我们沉浸式体验了同款牡丹盛宴!”

穿越千年,尽赏国色芳华,这不仅是第四十一届四川(彭州)天彭牡丹花会的主题,也是天彭牡丹从历史走来的足迹。从商周彭祖炼丹的传说,到陆游笔下的“蜀中第一”,从山上的野逸之美,到山下的雅韵生活,一朵牡丹承载了彭州上千年的文明密码,如今更是以花为媒,将历史、生态与文旅交融,让“天彭牡丹甲天下”的传奇在每一个春天续写新章。

丹景山景区清明节游人如织

穿越千年 看天彭牡丹国色芳华

天彭牡丹,千年前就是“顶流”。

彭州种植牡丹已有上千年历史,相传是彭祖在彭州丹景山发现朱红奇花,不仅色泽如丹霞初染,更暗藏延年益寿之玄机,而这座孕育仙葩的灵山,也因此赢得“丹景第一”的千古美誉。

诗人陆游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天彭牡丹粉”,他甚至自己撰写了花谱《天彭牡丹谱》,写道:“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

陆游的记录里,不仅详细记录了65个天彭牡丹品种,还还原了南宋时期彭州人的牡丹节:“往往即花盛处张饮,峦幕车马,歌吹相属。”赏花的时候会在花开得最好的地方搭帐篷,设餐饮,可能还有娱乐表演,跟现在的集市一样生动有趣。

丹青圣手张大千与天彭牡丹更是有着深深羁绊,他将天彭牡丹的千重花瓣化作《金线牡丹图》里的工笔绝唱,并为其挥毫落墨:“绚如铺锦灿如霞,粉本徐黄浪自夸。好共诗人订花谱,天彭花是故山花。”

时光流转,来到现代,天彭牡丹花会自1985年起已连续举办41届,与洛阳、菏泽牡丹花会并称“全国三大牡丹花会”,现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入围2023年度乡村振兴节庆品牌传播影响力百强榜。

今年,彭州整合全域赏花资源,推出“国色芳华”全城赏花精品线路,发布野趣赏花、田园赏花、庭院赏花、盆景赏花四大分时分流赏花路线,全方位展现彭州全域旅游的多样性与吸引力。天彭牡丹保育发展中心还将集中展示56亩珍稀品种,彭州紫的浓艳、玉楼子的清雅,还有富贵满堂、金腰楼、葛巾紫……很多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的特色品种,都将全部向公众开放。

闪耀“百里画廊” 引领国潮新消费

提一盏花灯漫步国风市集,着汉服定格影视级旅拍;或化身剧中人,在牡丹掩映的剧本杀中破解谜题……

今年,彭州以热播剧《国色芳华》为灵感,在丹景山主会场复刻影视部分场景,搭建唐宋国风街区,举办“国色芳华”牡丹国风嘉年华活动。游客可身着汉服漫步街区,体验古风妆造与剧本杀,一秒穿越盛唐风华。

除了剧中场景还原,本次丹景山主会场还打造了唐风市集,市集以盛唐街巷为原型,通过“牡丹+影视IP”模式打造唐朝市集、国风剧本游、牡丹文创体验、国潮快闪互动等消费场景,给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牡丹花茶、牡丹酥等剧中同款茶点非常好吃,市集里还能买到各种文创,很适合沉浸式体验。”游客刘女士连连点赞。

牡丹的芳华不仅在丹景山,还覆盖了彭州全域“百里画廊”,引领着国潮消费的新时尚。在百里一·龙兴集,“牡丹雅韵生活集”成年轻人新宠,活动围绕“春日复苏+女性焕新+在地生态”三大维度,通过“周周有主题、场场有爆点”的节奏来展现“醒春·花朝焕新集”,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牡丹花茶

除此之外,彭州还同步开展“常记彭州送牡丹”百年庭院精品展、“一朵妖红梦里看”牡丹主题书画展、“国色天香竞芳华”赛花会、“熊猫遇牡丹 春色满山川”赏花季、“国色耀中华”十省名城话牡丹、“舌尖上的芳华”天彭牡丹宴等特色活动,以花为媒、以牡丹为纽带,整合全市全域赏花资源,讲好牡丹故事,营造特色鲜明、互动体验丰富的赏花文旅热潮,展现彭州全域旅游的多样性与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