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出门都是土路,周边杂草丛生,还有私搭乱放现象。现在真是焕然一新,节假日带孩子回来看看父母,就像度假一样。”安徽宿松县千岭乡竹墩村一位“80后”村民说。
遥望是田畴如画、沃野锦绣,眼前是湖水荡漾、碧波万顷……漫步在湖畔村落,给人一份遗世独立的宁静和诗意栖居的享受。
所行之路皆风景
竹墩村濒临龙感湖和大官湖,三面环水,形成岛状特色村落,巧妙地和生态湿地相伴而生,相映成趣,良田湿地环抱,周边植被茂密。
竹墩村历史上就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深化“千万工程”,聚焦“名县美乡”,坚持“内外”兼修,体现“形神”俱美,不断擦亮美丽乡村的“生态底色”,擘画出一幅“景秀、业兴、风淳、人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竹墩村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全乡美丽乡村的建设示范。
走进村里,白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宅前屋后干净整洁,小游园绿树成荫,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所行之路皆风景,在湖边,一座投资超300亿元的大型湿地公园已经初具规模,这是宿松县委政府积极探索大湖生态保护利用的破题之作。让大湖“水清、岸绿、草丰、鱼美”,是为未来谋,为子孙谋。如今,大湖大治,是宿松上下的共识。
经过几年的努力,湿地生态系统日趋稳定,生物多样性明显丰富,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迁徙水鸟种类、数量明显增加,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成群归来……碧波绿苇、候鸟翩跹的生态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所见之物皆蓬勃
竹墩村是宿松“蓝莓第一村”,2019年,安徽林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安徽蓝魅公司,率先在这里流转1300亩土地,栽植蓝莓。同步建成3000立方米蓝莓冷链系统,初步完成从蓝莓种植、蓝莓冷链、蓝莓果酒等延伸产品的生产加工到蓝莓园的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蓝莓全产业链建设。
所见之物皆蓬勃,曾经的荒山秃岭已经成为“蓝莓之海”。一株株翠绿的蓝莓树随风摇曳,一串串可爱的“蓝精灵”缀满枝头。在蓝莓成熟季,一个个颗粒饱满,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果霜,形似蓝色“玛瑙”,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味采摘乐趣。
在发展产业让群众富起来的同时,竹墩村大力推进“乡村林果化、宅间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示范点建设,让村子美起来。利用“四旁”——宅旁、水旁、路旁、村旁等空间资源,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将乡村林果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突出“一户一亮点、一家一特色”,在拆除的违建空地、整理出的垃圾堆积地等场所栽植优质林果木,不断改善环境卫生,美化居住环境,打造自然淳朴的乡村风貌。
如今,开窗见花、出门见绿、抬头见果、处处见林的景观效果已经初显,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所爱之事皆乡愁
每年初秋时节,竹墩村第一次秋捕正式拉开帷幕,湖面上渔船穿梭,鱼跃人欢,一派丰收景象。
所爱之事皆乡愁。湖上鱼满仓,秋风鲢鱼肥。外地游子最想看的就是拉网起鱼。
“随着网口的缩小,网中的鱼犹如开水中沸腾的饺子,跳跃翻腾,溅起阵阵水花。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儿,总是喜上眉梢,倍感兴奋。”在外地从事水产经营的一位村民说,平常总是鱼还没上岸,外地客商就早早在岸边等候了,盼望着将收获的大鱼,趁鲜运往全国各地。
“这边水质好,鱼的品质好,经销商对鱼的品质要求很严格。今天我们要买十万斤左右的鲜鱼,销往浙江、广东、福建等地。”一位江西客户说。
“美味一直是思乡人的慰藉。在外漂泊的人,吃上一口来自家乡的地道美食,能立刻唤起关于亲人和家乡的记忆。”远在广州打工的竹墩村民田新华说,人与故乡的联系,可以用美味相串,特殊的味道会提醒我们,家在何处。
在竹墩村,除了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各类水产品外。还有茭白、莲藕、菱角、荸荠、芡实等湖鲜,每一样都让外出的村民牵肠挂肚、魂牵梦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邮购,那是最浓郁的乡愁,最美好的感觉,它们与田园风光一样,是每一个人都在怀想的最美妙的境界。(司舜 罗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