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Talk丨千年前的“剪刀手”你见过吗?巴基斯坦考察团China Travel河南首站来到这里

旅游攻略 16 0

大河网讯 造像不语,一眼千年。10月16日,17名巴基斯坦网络大V和媒体人士考察团走进洛阳龙门石窟,在与石窟造像的沉默对视中,感受时间的湮灭与古老璀璨的中华文明在斑驳遗迹中绽放光辉。作为“China Travel”河南篇章的首站,巴基斯坦考察团在这里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难道‘剪刀手’是中国发明的?”行至宾阳北洞时,网红博主阿西姆·卡马尔(Asim Kamal)被“剪刀手”造像深深吸引。眼前这尊造像右手所做的手势酷似现代流行的剪刀手姿势,令阿西姆不禁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考察团成员在龙门石窟合影留念

“宾阳北洞开凿于唐代,中间的造像风格丰腴饱满,左手下垂,右手伸出三根手指。”讲解员解释道,“目前龙门石窟研究院的一种说法认为,这一手势原为佛祖的‘无畏印’,但因战乱破坏,大拇指第一关节断裂,才呈现出如今酷似‘剪刀手’的形象。”聆听介绍后,阿西姆了解到,这尊造像虽为唐代作品,但开凿工程早在北魏时期便已开始。

自北魏时期起,龙门地区便开始在伊阙西山开凿佛教窟龛,唐代继续雕琢。历经1500多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共开凿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90余块,佛塔近80座,遍布东西两山,龙门地区因此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

考察团成员在龙门石窟合影留念

“这尊造像的整体造型端庄儒雅,风格与刚才的造像截然不同。”当阿西姆走进宾阳三洞中的宾阳中洞时,造像的形象带给他一种全新的感受。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的代表性洞窟,造像完整,构图精美,纹饰多变,被誉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最具代表性的汉化典型洞窟,在中国佛教发展史和美术发展史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讲解员的解说解开了阿西姆心中的疑惑,“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因此这尊造像面颊清瘦,体态修长。其服饰也不同于云冈石窟佛像的偏袒右肩式袈裟,而是穿着宽袍大袖的袈裟,与汉服十分相似。”

“从这尊造像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一种宁静之感。”阿西姆说道。而接下来巴基斯坦代表团所到访的卢舍那大佛,以其神秘的微笑著称。这尊被国外游客称为“东方蒙娜丽莎”的佛像,给考察团带来了不同凡响的视觉震撼,佛像的庄严与微笑中的慈悲气息深深感染了每一位来访者。

考察团成员在龙门石窟合影留念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龙门石窟,刚刚了解到这尊造像的原型竟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佛像端庄威严,散发着普度众生的慈悲之感。”在中国生活近十年的网红博主玛赫扎伊布·阿巴西(Mahzaib Abbasi)向记者表示,河南的文化底蕴深厚,这些中原文物见证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体现了中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视与努力。

如今,数字技术正不断推动着龙门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据了解,龙门石窟有大量模糊碑刻题记及浮雕纹饰,通过全光影采录技术、全细节立体成像技术和三维扫描技术的叠加,对石窟表面模糊部位进行微痕识别提取,使其模糊的图案文字清晰化,便可还原再现其所蕴含的丰富文物信息,多维展示龙门石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美细腻的雕刻艺术。

龙门石窟

“这里的环境非常宁静,周边的石窟造像和美丽的大自然,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和。探索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令人着迷。”作为一名影视制作人,西比特·哈桑(Sibite Hassan)表示,中巴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电影、戏剧等媒介将这样的地方呈现给巴基斯坦人民。他认为,这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为建立牢固的中巴友谊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周金淼 李思瑶)

Global Talk丨戳这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