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又有料的书店与图书馆
正以惊人的速度攻占朋友圈九宫格
成为你我旅行途中的“打卡胜地”
值此“4·23世界读书日”
让我们走进江苏的“知识圣殿”
看他们何以成就一场
“水韵江苏”特有的知识漫游之旅
南京图书馆“藏”于南京新街口繁华喧嚣的商业核心区,就像个 “反差萌” 的宝藏,一头扎进尘世热闹,又稳稳守住知识的宁静。
二楼中文借阅室南半边的“绿光森林”已经登场,这方堪称 “最美窗景”的打卡地,真是都市中难寻的一份带着“书香”的浪漫啊。
一楼的“拾叁茶”被誉为南京版的“茶颜悦色”,颜值、口味双双在线。旁边的南图文创总店里,除了盖章,购买文创美物,还可以喝咖啡!
南图附近,走个几百米,到了南图文创分店——南图文创艺术空间,点杯咖啡,与时尚雅致的文创产品相伴,体验“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在南京老门东的静谧巷弄里,藏着“一间很小的书店”,推开木门,你会惊叹:这书店怕不是从童话里跳出来的?
面积仅10㎡,比许多人的客厅还小!一条窄窄的通道被书架填满,另一侧挤着几张木桌,墙上的明信片像彩色蝴蝶般密密麻麻——这里每一寸空间都被书香和文艺气息填满,连呼吸都要轻一点,生怕惊扰了这份浓缩的诗意。
这里没有店员,只有几位“猫掌柜”轮流值班(它们会在书架上巡视,偶尔用尾巴扫过你的书页提醒翻页)。选书、付款全靠自助,连深夜读书都能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自由。
这家书店像南京文化肌理的“毛细血管”,用10㎡证明:书店不必宏大,只要能让人慢下来。
这是无锡首家音乐书店“钟书房”,坐落于无锡的渤公岛上,是“音乐与书”的终极合体。
推开书店大门,像是跌进了“音乐盒”——墙上挂着黑胶唱片,书架上躺着《四手联弹》的琴谱,连空气里都飘着巴赫的旋律。
音乐排练厅、森林剧场、平克黑胶店,是书店的“心脏”——在这里,既可以闻书香,也可以享受音乐,体验一种“0门槛”的音乐+书香生活方式。
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书店”之一的半山书局,像一座悬浮在云端的城堡,用近一万平方米的空间和20万册藏书,把“大隐隐于市”的文人梦照进现实。
书局里一面12米高的"书瀑布"——从地面到穹顶,透明栈道让人悬空选书,近8万种书像金色河流倾泻而下,给人一种强烈的魔幻感。
“半山”二字的来源,一是纪念北宋时期曾任参知政事、常州知州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而建的半山亭古迹。
二是书局特别设计的挑高空间:36间宽3米,高2米2的独立格子书房,暗示抽象的“半山之巅”,俯瞰每阶段的人生百态。直观而不失诙谐的隐喻,让繁华都市里有了一隅闲逸的潇洒。
在天目湖畔矗立的方所书塔,24米的身高能360°俯瞰整个文化村,螺旋台阶转着圈儿往天上长,每走一步都像在拆知识的“俄罗斯套娃”。
整座塔身披玻璃幕墙,阳光一照就变身巨型万花筒。清晨,木纹书架泛着蜂蜜色的光;正午,书本影子在墙上跳格子舞。
傍晚,夕阳给书脊镀上金边,连空气都飘着焦香的书卷气;待到晚上亮灯时,暖黄的灯光映衬着漆黑的轮廓,仿若一座迷幻的灯塔,引领人们走入,开始治愈一天的疲累。
毕竟,在24米高的书海里打滚,连焦虑都会变成云朵飘走。
秋白书苑,名字源自 “常州三杰” 之一的瞿秋白同志,既是书店,又是文脉充电站。
踏入不同的秋白书苑,就像进入了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奇妙世界 。比如秋白书苑常高新蔚蓝馆,全市唯一一家以蓝色为主色调的书苑,蓝色的装点如同海洋般深邃,又似天空般广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遐想的阅读环境。
有的秋白书苑分馆,巧妙地将常州历史人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让人一走进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古韵的年代。
极富层次感和艺术感的建筑外观,让朵云书院一度成为苏州相城热门出片打卡点。
一踏入书院内部,就像走入一幅水墨画:榫卯结构的书架墙像园林的漏窗,宣纸墙面透着江南的素雅。走两步,书架突然“框”住窗外风景,让你分不清是书在景中,还是景在书里。
书院内部设有24小时阅读区,阅读区域视野开阔,在大大的落地窗前抬头就可以看见蓝天白云,书架上标有“样书”的书籍,都可以免费阅读,书店内还配有咖啡区域和文创产品。
从远处眺望,启东少儿图书馆仿佛是从蝶湖美景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部分,让孩子们在阅读之余,抬眼便能欣赏到波光粼粼的湖面。
这里还堪称“隐形补习班”——玻璃幕墙上趴着会眨眼的卡通书精灵,英文字母坐凳,小朋友蹦蹦跳跳就把知识学了!
“故事飞船”、“科学实验室”、“萤火虫影院”…就连成人都被“童趣漩涡”卷得不想回家!
岛屿阅读,是一种自带诗和远方的体验——连云港的海岛书房,像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碧海蓝天之间,让书香与海风撞个满怀。
这座200㎡的玻璃房子,浑身透着海洋的灵气。蓝色吊顶像翻涌的浪花,海鸥灯在书脊间“振翅”,连桌椅都模仿贝壳的弧度。最绝的是露台——推门就是360°海景。
书籍带来的心灵深邃,和蓝色大海带给我们的心胸自由宽阔,形成一种阅读的高峰体验。
《十三邀》中的许知远出生在江苏。去年他将自己视为“婚姻对象”的书店——单向空间落地盐城,继北京、杭州、阿那亚、东京等城市之后的第五个城市。
在盐城黄海湿地旁的潮间带艺术村,单向空间•潮间带店,像只优雅的丹顶鹤,栖落在百万候鸟的栖息地旁。
外形酷似莫比乌斯环“∞”,似乎是以更流动的方式呈现“旅行与自然”、“自然与艺术”。
店里的书架都按潮汐节奏摆放——走一圈能“穿越”《瓦尔登湖》的森林、《小王子》的沙漠……涨潮时看海,落潮时读书。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魔法宫殿”——抬头是4000㎡巨型玻璃穹顶,阳光像被筛子滤过般温柔洒落。
晴天时书架披上流动光斑,雨天则化身巨型水幕剧场——雨滴在玻璃顶跳踢踏舞,读书人却在伞状吊灯下安然阅读,堪称“闹中取静”的4D体验。
负一层的“文脉馆”藏着东台千年记忆;木质书墙螺旋上升,似乎每走一步都像在知识DNA链上攀爬。
书店的名字取自沈从文的《边城》,是对这位文学大师的致敬。不过,这家书店有个特别之处:它不卖书。
边城书店的店主专注于修复和重组古老的书籍,将这些珍贵的古籍变成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精美的折扇、团扇和书签,每一件都是手工制作的,充满了历史的气息和独特的匠人技艺。
在这里,你既可以找个安静角落,舒舒服服地坐下静静读书;又能近距离观摩古籍修复的神奇过程,感受时光在指尖流淌;兴致来了,还能抚上一曲悠扬的琴音;或者大伙围坐一团,分享读书心得。
园林式书房、工业风书房、草垛子书房……如果打卡每一座扬州城市书房,那就完成了一场穿越古今的“书界游园会”。
况且,每家书房都有“黑科技加持”——自助系统:刷脸办卡、扫码借书,3秒完成操作;智慧配送:“扬图速递”网上借书,快递小哥免费送到家;有声图书馆:戴耳机听《红楼梦》评书,闭眼穿越大观园;通借通还:全市64家书房+图书馆总馆,借的书可跨区归还。
下次来扬州,别急着逛景点——先找间书房,让扬州千年的文脉,从你指尖流过。
在本条推文下留言评论:
你最想打卡江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