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璐洁 见习记者 汪文羽 通讯员 葛锦熙 刘灵雁
“好,笑一笑”“再来一张”……在位于衢州市常山县红旗街的美丽照相馆内,摄影师王华正在给一位顾客拍摄肖像照。被问起为什么来美丽照相馆照相,这位顾客说,这是常山“老字号”照相馆,不仅照片拍得好,还很有人情味。
这份人情味源自一种传承、一种氛围、一种情怀。美丽照相馆前身是王华的爷爷王和卿于1936年创办的亚新照相馆,这是常山县最早的照相馆。新中国成立后,民营照相馆变成了国营的。改革开放后,亚新照相馆又进行了改制,有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改名为美丽照相馆,由王华的父亲王惠春接手经营。再后来,王华和姐姐王樱成为照相馆第三代传承人。这间老照相馆,不仅是一段家族事业的发展史,更像是一台时光机,为数不清的顾客留下记录温情岁月的照片,见证着山城的美丽变迁,也串联着时代的点点滴滴。
上世纪50年代初,美丽照相馆创办人王和卿(前排右二)和妻子、子女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走进美丽照相馆,就能看到一面照片墙,上面挂着各种类型的照片,有黑白的结婚照、有彩色的全家福、有靓丽的写真照。“这张黑白结婚照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的。”虽然已经退休,把照相馆交给儿女经营,但王惠春茶余饭后,依然会经常回这里看看。他回忆说,那时候,拍照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除了人生中的重要节点,一般情况下百姓很少到照相馆拍照。
“最初用的相机是木制座楼机,和老电影里的差不多,一个笨重的机器,顶部有块红布,扎着木制三脚架立在地上。相机上有个小窗口可以看到倒立的影像,手动对好焦后,我们指导顾客调整衣服、发型、身体位置等,再盖上红布,接着按下连接在机旁边的快门线,瞬间就被定格了。”从照相到冲洗、晾干、修底片、漂晒、洗水、晒相到最后裁相,从小在照相馆长大的王惠春,熟悉拍照的每个步骤。
现在拍照印相靠机器,那时候全靠手工技术。“就拿修底片来说吧,我们要凭借一支比针头还要细的铅笔,在底片上铲高补平,把人物脸部的缺陷或铲除或垫高,效果相当于现在年轻人手机自带的‘美颜’功能。”王惠春打趣道。
由于条件限制,那时候拍照一般都在室内进行,为了让黑白照片呈现更丰富的画面,就要加上布景、装饰。从王惠春口中,我们了解到,王和卿老人学过画画,照相馆里的所有布景、装饰都是王和卿老人自己画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丽照相馆开始提供彩色摄影业务。“这张彩色全家福就是当时拍的。”王惠春指着一张有些年头的彩色照片说,那时候,照相馆还斥资16万元购置了一台彩色扩印机。彩色冲印的出现,一度成为县城里的“潮流明星”,馆里的彩色扩印机从早上开机,一直到晚上,都在不停工作,有时还24小时连轴转,每天都有数不胜数的顾客,来此排队冲印彩色照片。
这些彩色照片不仅记录了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时刻,还记录了常山文峰广场、小东门、白马公园等景观的旧貌,常山大桥、金川大桥等桥梁的建设过程乃至常山许多重要历史时刻。
王华拿出了一张30年前在文峰广场拍摄的照片给我们看,“文峰广场以前叫人民广场,那里的变化还是挺大的,照片里广场周边的房子都是矮房子,现在那一带都是很漂亮的新房子,通过和老照片对比,可以看出常山这么多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
2024年,美丽照相馆第二代传承人王惠春(前排右一)与第三代传承人王华(后排右二)、王樱(后排左二)及其他家人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2000年后,数码时代来临,不少人买了数码相机,这对传统照相馆造成了冲击。王樱和王华姐弟俩深知,美丽照相馆想要走得更远,除了代代相传的老手艺之外,必须顺应时代变化转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记录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从婚纱摄影、儿童摄影到个人写真的细分市场空间仍然很大。”王华说,他们选择走专业化和精品化的道路,开创出美丽照相馆的子品牌并分团队运营:2004年,专注于儿童摄影的照相馆开张,由王华和妻子共同打理;2008年,专注于婚纱摄影的照相馆开张,由王樱负责打理。
不论是儿童摄影还是婚纱摄影,照相馆都拒绝“千人一画”的模板,而是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摄影团队也在不断壮大,从最初的2人到现在的20余人,为顾客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
“美丽照相馆还为我们提供‘增值服务’,只要拿着旧照来,照相馆会帮忙免费修复,并免费拍摄一张新照片。”一位照相馆的回头客夸赞道,“美丽照相馆一直用心、细心、耐心、诚心对待每一张照片、每一位顾客,人情味十足。”
悠悠数十载,三代人用“眼”与“心”,将这家沉积着常山深厚记忆的“老字号”传承至今。“照片在我们看来是有生命的,我们会一直坚守在美丽照相馆,做有温度的记录者。”对于未来,王华和王樱有着共同的目标——希望能把美丽照相馆做成一家百年老店。伴随着一声声“咔嚓”快门响,千万个美好瞬间定格成永恒。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