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聊文旅:博物馆建设历史》
一、博物馆的起源
在古代,许多文明都有收藏珍贵物品的传统。古埃及的法老们会收集各种宝物、艺术品和文献,存放在神庙和宫殿中。古希腊的贵族们也热衷于收集雕塑、绘画和文物,用于装饰自己的府邸和展示财富与文化素养。这些早期的收藏行为虽然与现代博物馆有很大区别,但为博物馆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收藏传统,如商周时期的宗庙、汉代的天禄阁、石渠阁等,既是皇家藏书之地,也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此外,私人收藏家也会将自己的藏品展示给朋友和宾客欣赏,起到了一定的文化传播作用。
例如,中国东晋时期的王、谢家族作为名门望族,既是文艺创作者,也是收藏巨富。唐代的张彦远家族,从高祖起就从事收藏,历经五代,家中收藏甚丰,张彦远在此基础上编写出了影响巨大的《历代名画记》。宋元时,私人收藏已蔚然成风。明清以后,收藏规模之大,藏品质量之高,藏品著录之广都已远远超过前代。
在西方,博物馆(museum)一词,源自希腊语的 mouseion,原义是指供奉掌管艺术、科学的 9 位缪斯(Muse)女神的神庙。公元前 3 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艺术珍品的 “缪斯神庙”,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是始建于 1683 年的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在中国,博物馆最早不产生于中国,而是名副其实的 “舶来品”。“博物馆” 最早见于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在介绍英国时说 “英吉利又曰英伦,又曰兰顿”,“兰顿建大书馆一所,博物馆一所”。虽然自古没有 “博物馆” 这个名词,但中国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设立收藏文物的场所。例如周代设有名为 “天府”、“玉府” 的专门机构负责保存文物,汉代又有 “天禄”、“石渠”、“兰台” 这三大图书文物馆。此后历代的宗庙和祠堂也都会部分承担保存文物这一功能。
二、西方博物馆发展
(一)17 世纪前的研究阶段
在 17 世纪以前,西方博物馆主要是皇室贵族或富商巨贾专门享用的社交场所。这一时期的博物馆更像是私人的珍宝库,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例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贵族们热衷于收集艺术品、文物和珍稀物品,用于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这些收藏通常被放置在私人府邸或宫殿中,仅供少数人欣赏。
在这个阶段,对博物馆的研究也逐渐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收藏品的分类、整理和研究。例如,1566 年荷兰昆齐贝提出博物馆是向公众展示的陈列,这表明当时已经有人开始思考博物馆的公共性。1656 年《特拉德斯坎特博物馆目录》在伦敦出版,进一步推动了博物馆藏品的整理和研究工作。1727 年尼克利乌斯出版著作探讨关于博物馆的藏品分类管理和补充,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18 - 19 世纪的大众文化机构阶段
18 - 19 世纪,西方博物馆开始成为大众文化机构。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启蒙运动的影响,“平等”“民主” 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私人收藏品应对公众开放。
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1683 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美术品、动植物标本和其它各种文物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成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馆。该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并实行买票进入的制度。阿什莫林博物馆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博物馆、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大学博物馆。
(三)20 世纪后的发展
20 世纪初叶迄今,现代博物馆管理的方法与观念日趋进步,由静态进入动态,视听设备及新科技皆被应用到新的陈列设计与管理上。
在管理方法方面,博物馆更加注重立法建设。法律能够有效调整社会关系,保证社会运行的稳定秩序,为博物馆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制度创新也不容忽视。健全的工作条例和流程有助于工作人员更有效地发挥自身价值。例如,积极构建健全的文物捐赠制度,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向博物馆捐赠文物。
在陈列设计方面,新科技的应用为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声、光、电、热等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能够精准地虚拟各种听觉、视觉、触觉效果,使观众走进博物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超短焦投影全息互动文物陈列柜的应用,既保护文物又使得文物展柜具备信息化互动功能,实现博物馆信息的多样化传达,面向不同层次观众提供多元化的展览形式。
三、中国博物馆发展
(一)古代萌芽时期
中国古代的文物收藏传统源远流长,不仅有皇家的宗庙、藏书阁等收藏珍贵文物,民间也有不少文人雅士热衷于收藏古器物。北宋时期的金石学研究更是将文物收藏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宣和博古图》作为当时重要的金石学著作,对古器物进行了详细的著录和考证,为后人研究古代文物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然而,这些收藏活动主要还是为统治阶层和文人雅士服务,与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有着很大的区别。
(二)近代开端时期
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博物馆文化。上海的徐家汇博物院由法国传教士韩伯禄于 1868 年创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自然类博物馆。他们将搜集到的动植物标本陈列在博物馆中,起初仅邀请弥撒教民参观,后来也对外部游客开放。韩伯禄为了采集标本远行达到了 25 万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六圈,其足迹遍布中国内地以及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韩伯禄去世后,博物馆由法国传教士柏永年和松梁才先后继任,使博物馆标本的收藏量成为了当时远东的第一。
与此同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博物馆的重要性。林则徐在其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介绍了英国的博物馆,魏源等人也在著作中提及西方的博物馆文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建立博物馆以开启民智。1905 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以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为宗旨,收藏了自然、历史、美术等各类文物和标本,对公众开放。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现代发展时期
民国时期,博物馆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设立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等机构。例如,1933 年蔡元培等倡建国立中央博物院,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地方也陆续建立了博物馆,但由于战乱等原因,博物馆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大力支持博物馆建设,各地纷纷建立了综合性博物馆、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等。例如,1959 年建成开放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等,成为展示中国历史和革命文化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博物馆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类型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
据统计,1978 年全国文物部门登记博物馆数量为 349 个,年均参观人次约百万级,现如今博物馆数量近 5000 个,年参观人数将近 9 亿人次。同时,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采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如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参观体验。例如,一些博物馆推出了虚拟现实展览,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还有一些博物馆设置了互动区域,让观众可以参与文物修复等活动。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观众的参观兴趣,也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
四、未来博物馆展望
(一)场馆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场馆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博物馆将拥有更加完善的数据中心、服务平台和管控平台,为游客提供便捷、愉悦的参观体验。
在门票预订方面,网上预约系统将更加便捷高效。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轻松预订门票,避免了排队等待的烦恼。同时,智慧票务系统将实现闸机自动入园,大大提高了入园效率。通过人流监控系统,博物馆可以实时掌握游客数量,防止拥堵情况的发生。
智慧导览系统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智能导览设备,获取语音讲解、文字介绍和图片展示等信息。互动大屏的应用将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他们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了解历史事件的详细内容,感受历史的魅力。
声光电智能设备的运营将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面貌。通过智能灯光系统,博物馆可以根据不同的展览主题和氛围,调整灯光的颜色和亮度,营造出更加逼真的场景效果。智能音响系统可以播放与展览相关的音乐和音效,增强游客的沉浸感。同时,智能电力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博物馆的运营成本。
例如,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博物馆,由阳泉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运营,阳泉市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猴子软件有限公司等公司等参与相关建设。运用声光电智能设备,虚拟现实、借助 AR 等技术为成为阳泉新地标。
(二)文物数字化
目前,博物馆主要以实体藏品为主,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文物数字化将成为未来博物馆的重要发展方向。
虚拟展览与沉浸式体验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感受。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博物馆将提供更加丰富的虚拟展览和沉浸式体验。观众可以通过佩戴设备,在家中或任何地方参观博物馆的展览,仿佛身临其境。例如,观众可以在虚拟的古埃及金字塔中探索,感受历史的魅力。博物馆还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打造更加互动和有趣的展览,让观众参与其中。比如,通过 AR 技术,观众可以在展览中看到文物的三维模型,并与之互动,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
文物数字化还可以实现文物资源的高清、科学和永久保存。通过影像采集或者三维建模为文物建立实物三维或模型数据库,不仅可以保护文物免受损坏,还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珍贵的文物。同时,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将统一整合的文物资源生动、逼真且全面地展示在网络空间中,让全球观众都能共享文化遗产。
毕马威中国发布的《文化无界,数字焕新 —— 文博数字化转型初探》报告指出,随着数字建模、人工智能、扩展现实(XR)、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日趋成熟,博物馆数字化应用场景愈加丰富,传统博物馆形态面临重塑。藏品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逐渐从二维向三维进化;统一的数字资产库,数字资产的开放共享和交流合作将是大势所趋;线上数字展厅建设方兴未艾,云观展和直播观展成为一种潮流;线下展厅全面应用数字技术,更加注重交互性、沉浸式游览体验;数字营销和数字 IP 打造将成为博物馆品牌传播和商业化运营的重要手段。
(三)游玩社群化
未来博物馆将更加注重与社区的合作和互动,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
博物馆将通过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和项目,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关注。例如,博物馆可以举办艺术工作坊、文化讲座和亲子活动等,让社区居民在博物馆中学习和交流。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博物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博物馆还将与社区组织、学校和企业等合作,共同开展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项目。比如,博物馆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历史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与企业合作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博物馆 + 社区” 新模式为居民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例如,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街道洛铜社区邻里中心举办的 “泥与土的交响” 仿古陶器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文物展览。
安徽博物院与文博苑社区共建 “博物馆之友文化长廊”,在水岸茗都小区设立文化长廊,为小区居民提供文物知识图片展览、文博资讯等内容展示,并不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宣传活动。此举增强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和覆盖面,让更多的居民能在家门口了解相关文物知识与信息,提高了博物馆和社区居民的粘性,进一步拉近了民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
巷头社区联合宜兴市博物馆开展 “巧手制皮影非遗来传承” 文化服务活动,在七夕这个传统文化节日,让辖区青少年感受皮影非物质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皮影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七夕佳节的文化内涵,同时了解了皮影艺术的传统和制作技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