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旅游资讯 25 0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为我国文旅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文化旅游作为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其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还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强社会凝聚力。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

当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极为深远且全面的意义。它不仅积极响应了国家层面关于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更是精准对接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一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交融,能够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展示各地的独特文化内涵与鲜明地域特色,为旅游产品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从而大幅提升旅游的品质与吸引力,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与此同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能够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条上的良性互动,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助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此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还能够有效增强社会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搭建起更加宽广的舞台。因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手。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为了有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健康发展,需建立健全全面而系统的政策体系,这一体系需清晰界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长远目标、阶段性重点任务以及确保各项计划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在此过程中,政府将发挥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并全力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探索并实践新颖独特的合作模式,旨在打破传统壁垒,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这样的政策导向不仅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还能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文旅要素保障。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整体规模稳步扩大,文化骨干企业不断扩充壮大,文旅融合资源得到广泛开发。国内旅游人次从2012年的29.57亿人次增长到2023年的48.9亿人次,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开幕,为2000余家文旅企业搭建展示推介、供需对接平台。展会期间线上线下成交额达到3.85亿元,项目签约额达到300.7亿元。通过这些数据和实例,能够发现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要性,因此需加强文旅的要素保障。比如资金保障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专门设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旨在全力支持一系列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确保这些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效。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旅游领域的投资中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拓宽融资渠道,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强的资金活力。在土地保障方面,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优先满足文化旅游项目的用地需求,通过实施土地置换、土地流转等灵活有效的措施,充分盘活现有的存量土地,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文化旅游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坚实的土地支撑。此外,建议出台一系列涵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减轻文化旅游企业的经营负担,有效降低其运营成本,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打造高质量文旅产品。一方面,要挖掘文化内涵,精心打造一系列充满地域风情的文化旅游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反映了各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还巧妙融合了现代旅游发展的需求。例如,为了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这些文化瑰宝,我们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和文艺演出。从传统民俗节日到现代创意节庆,从地方戏曲表演到国际艺术交流,这些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还极大地激发了游客对地方文化的浓厚兴趣,有效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一系列既富有创意又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可涵盖传统旅游项目的精髓,更能融入现代审美和个性化体验的元素,旨在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例如,文化主题公园不仅重现了历史场景,还通过互动体验、科技展示等手段,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为推动文旅可持续性发展,除了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小镇、举办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外,还需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深入挖掘地方原生文化IP,创造具有独特性的文旅产品,并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演出和体验,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形成独特的文化标签,避免陷入“快餐文化”的陷阱。此外,还应加强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文旅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智慧旅游,为游客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同时,推动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作,如文化、体育、教育等,创造更多元的文旅产品,形成文旅产业的集群效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旅游人次从2012年的29.57亿人次增长到2023年的48.9亿人次,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这进一步证明了加强文旅融合、推动文旅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陈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