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禾路商圈,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这繁华喧嚣的闹市区,隐藏着一个十分别致的地方——走进斗西路,恍若进入世外桃源,茂盛的洋紫荆、龙眼树、菠萝蜜、南洋杉等亚热带植物伸出墙外,繁花似锦、绿意盎然、鸟语花香。一幢幢糅合闽南特色和南洋风格的小别墅,错落有致,透着一份悠然恬静。
这里是厦门颇具规模的华侨新村,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归国华侨的故事,一砖一石,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归侨们闯荡海外的过往和深植于心的爱国爱乡之情。本期“厦门档案故事”为您讲述华侨新村的前世今生。
厦门市人委关于厦门市华侨新村筹建会征用土地的批复。政府牵头在3个地段 筹建47幢别墅构成华侨新村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人欢欣鼓舞,迫切希望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一把力。怀着对祖国的热爱,20世纪50至70年代,大批东南亚华侨回到祖国。为满足华侨、侨眷兴建住宅的需要,同时也为国家争取侨汇收入,中国的南方兴起建设“华侨新村”的热潮。
厦门是华侨出入国门的重要口岸,1956年4月,华侨新村建设被纳入厦门市城市规划。从厦门市档案馆提供的档案可以看到,市政府专门划拨、征用土地,授意厦门市侨联成立“厦门市华侨新村筹建委员会”(以下简称“筹建会”),帮助华侨在厦建房,解决华侨落叶归根的问题。建设的房子主要分布在华新路、公园西路、白鹤路、南华路等地。
据当年媒体报道,领导华侨新村设计工作的是工程师杨章器。杨章器是缅甸归侨,回国后曾主持和参加集美侨校(现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等的设计工作。厦门城建部门专门成立华侨新村建筑队负责施工。1957年5月30日,位于华新路的华侨新村建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条道路取名“华新”,即“华侨新村”之意。
此后,“筹建会”陆续在华新路建造别墅31栋,又在公园西路建造9栋别墅,在白鹤山西端建了7栋别墅。一共47栋别墅,统称华侨新村,成为归侨在厦最集中居住地之一。
到1967年,“筹建会”基本建成华新路、南华路2处华侨新村。华侨新村的别墅,大多为砖混结构,外部造型和内部装饰简约而不简单。红砖外墙,加以花岗岩点缀,出砖入石,搭配水泥瓦坡屋顶或红砖平顶屋。据了解,华侨新村认购时,并不是现房,而是推出特种二款、甲种三款、乙种四款、丙种三款和公寓二款共14种户型,根据认购户主要求重新设计后建设装修。户主在认购时可提出建设意见,妥妥的定制房。价格从最低的人民币8000元到最高的6万余元不等。
爱国华侨携家归厦 争取侨汇助力家乡发展
早期在华侨新村居住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的华侨及侨眷,如印尼爱国侨领洪载德、《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的家人、爱国华侨颜西岳等都是华新路华侨新村的居民。
归侨颜西岳,曾任厦门市侨联主席,是当年“筹建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抗战期间,远在南洋的颜西岳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发动当地华侨捐款支援祖国军民抗战。1952年,颜西岳举家回国定居厦门,随后近40年,他将毕生心血都贡献给厦门的建设发展及侨务事业。
颜西岳的儿子、思明区侨联副主席颜达成说,新中国成立后,外汇短缺是影响国家快速发展的大问题。父亲回国不久,看到厦门建设发展缺外汇,便提议建设华侨新村,在厦门各片区建设100多幢别墅及公寓,动员华侨拿外汇来买。“许多华侨得知后,毅然把国外的房子、车子都卖了,携家回厦,一心一意要为厦门的建设出一份力。”
颜达成回忆说,当时大家互相告知,争先回来,还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国外是邻居的华侨回到厦门,又成了邻居。“当年父亲还出任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厦门办事处主任,为厦门争取到侨汇投资达人民币1200多万元,并投资厦门罐头厂、瓷厂、橡胶厂、感光厂、化纤厂、同安油厂等企业。”
华侨新村建成后,有的别墅是归侨、侨眷自己居住,有的是出租他人使用,一般由侨眷或委托亲属托管。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仍有少数华侨的子孙后代居住在华侨新村,但大多数的别墅已变卖易主,有些从住家转变为各类独具文艺气息的商铺,让华侨新村仿佛置身于一个被时光精心雕琢的艺术宝藏之地,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延伸
厦门最早的华侨新村始于民国时期
厦门最早的华侨新村,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它隐匿于连接厦禾路与禾祥西路的美仁山通道之上,并不被大众所知晓。厦门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份民国档案《陈丙丁向国民政府申请为华侨新村拟具名称的请示》里记载,1949年(民国38年)6月,作为华侨新村公司代表的安溪县籍印尼华侨陈丙丁,此前曾在厦门豆仔尾美头山自购空地,兴建华侨新村,第一期工事业已开工,计划先建设花园洋房6幢,并分别定名为华侨新村一号至六号以资识别。遗憾的是,因物价暴涨,最终只建成3幢楼房,至今没有被拆除。
特区成立后兴建“湖滨华侨新村”
198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由此揭开厦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帷幕。据当年的媒体报道,1981年6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与香港宝顿有限公司合作,在湖滨南路兴建“湖滨华侨新村”商品房项目,开外商在我市投资商品房项目之先河,该项目当时主要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