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国际政要访谈节目主持人刘美希受古巴驻华大使馆邀请,开启了一场深度探访古巴印第安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风貌的旅程。此行中,她不仅深入神秘的印第安人洞穴、观摩千年历史的古老壁画,还走访了古巴特色有机农庄,以多元视角展现古巴的自然、历史与人文魅力。
探秘印第安洞穴:万年手印壁画的未解之谜
在古巴一处隐秘的深山古洞中,刘美希亲眼目睹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手洞”壁画。洞内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手印,这些手印距今已有上万年历史,色彩以红、白、黑为主,据考证由氧化铁、高岭土和氧化锰等天然矿物制成。壁画中的手印大多为左撇子,推测是古印第安人用右手喷洒颜料、以左手为模板创作而成。
这些手印的寓意至今成谜。有学者认为,它们可能与宗教仪式或部族身份标识相关,而洞内其他壁画还描绘了动植物与抽象符号,展现了古印第安人对自然与宇宙的独特认知。刘美希感叹:“这些手印仿佛跨越时空的对话,诉说着人类共同的情感与智慧。”
有机农庄:封锁下的生存智慧与多元共融
在哈瓦那郊区的“美景农场”,刘美希体验了古巴特色的有机农业模式。农场主介绍,因美国长期经济封锁,古巴难以获取机械与化肥,自上世纪90年代起,有机耕作逐渐成为主流。农场通过轮作制度、生态平衡管理,实现了可持续生产,疫情期间仍保障了肉类与奶制品的稳定供应。
更令刘美希动容的是农场的多元文化氛围。这里汇聚了华人、非洲裔、欧洲移民等不同族裔,他们以西班牙语和中文交流,共同劳作。非洲裔工人则感慨:“感谢这里让我们不再是奴隶。”这种包容性正是古巴社会缩影——法律保障平等,文化多元共融。
古巴新貌:封锁下的生机与活力
尽管面临经济挑战,古巴仍展现出独特生命力。哈瓦那街头五颜六色的古董车、全球最大的冰淇淋公园科佩利亚、雪茄工艺与萨尔萨舞文化,吸引着全球游客。刘美希乘坐敞篷古董车游览滨海大道时,司机自豪地说:“这些车是我们的遗产,更是创新的象征!”
刘美希的古巴之旅,不仅是一次文明寻根,更架起了中古文化交流的桥梁。从万年手印到有机农庄,从太阳崇拜到多元社会,古巴以开放姿态向世界展示其历史深度与当代韧性。正如她所言:“文明或许会消逝,但文化传承永不落幕。”未来,中古两国将继续携手,书写友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