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文
回想起徒步的路上,松弛的人文探寻体验,是我多年后的深度记忆。选在安徽黄山包裹的木梨硔村,这样的感触,成为一种路上遇见的创新生活。
安徽的山脊,本来就很有山弯路上的亮点。曲折绕路在黄山周边,更在名叫“八一”领队的带领下,即将漫步云端。
我们这个小团队,可说是毕竟有一半成员都熟络,曾一起出行,展开各种精彩的攀登路途。那就可以说,信任在这样一个长久的团队之下,遇见的经济与人文、感怀的风景,会是印刻在自己脑海里的极佳回忆。
是那个被春意染得花开的季节,我背着学成许久的尤克里里,踏上探访木梨硔村的旅程。这个隐匿在安徽黄山深处的古村落,独有的古朴,吸引着我们一行人,特别是当我背着尤克里里,这种亮点,是一个可供我们休闲松弛的绝妙之处。
接近六个小时的车程,山路一直蜿蜒。如果要说路上的舟车劳顿,确实存在,但正因为好几年前的自己,会对不可预知的风景和故事,都充满极其热忱的好奇心。六个多小时的车程,盘山公路拧得就像麻花。我瘫在后座,尤克里里琴颈时不时戳到脖子,倒成了防瞌睡神器。大巴车座位都让屁股坐出印子来了,可架不住心里那团火苗噼里啪啦烧着——那时的劲头,真像揣着个永不断电的充电宝。云雾扑上车窗那刻,我蹭地就蹿起来了。山道上苔藓绿得能掐出水,车轮碾过青石板噔咯噔响,跟老式缝纫机一样。
行囊里的尤克里里贴着脊背轻轻摇晃,像枚随时要破壳的种子。春雾濡湿了皖南山道,青石阶上的苔痕染成水彩。我们这支近二十人的队伍,就踩着云雾向木梨硔跋涉,海拔计的数字每跳一格,山风可就裹挟着更清冽的竹香撞进肺叶。领队“八一”的登山杖叩击在岩壁上,金石声在山谷荡出涟漪。当海拔表蹦到八百米后,"八一"大哥的登山杖开始嘚嘚敲石头,动静跟寺庙敲木鱼有得一拼。转过些许急弯,前头突然炸开一片红云——整面崖壁的映山红,开得确实泼辣。我扒着车窗直咽口水,琴包带子早让手汗浸得能拧出水来。
这是皖南特有的地质韵律——花岗岩山体在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昂起头颅,现在的我们正行走在它嶙峋的脊梁上。转过好几个马蹄弯,映山红突然从雾里探出,艳得像是谁失手打翻了胭脂盒。
心的遇见,就在这一处蔓延。可以说,这是属于我的心象共振——花岗岩里渗出地质纪年的冷峻,却在映山红撞入视界的刹那蒸腾成暖雾。那些在燕山运动期凝固的岩浆波纹,正与掌心肌肤的汗腺共振。亿万年的地壳脉动,终会等来春日的生物电与之唱和。山风掠过石英晶簇的鸣响,与尤克里里琴箱的共鸣声重叠,是大地心跳的基频。
山宿的松弛感画面,随着情绪与情感的流动,就跟随着我出行的本心而蔓延开来。推窗时带起一层薄云絮,我褪下被零下气温雨水打透的冲锋衣。团队成员看我这湿透的衣物,想要帮我尽量速干。八一领队和另一个名叫妍妍的成员拎来炭火盆,锡壶嘴突突喷着祁门红的醇苦,几个人顺手把我的湿衣搭上楠竹烘架,一并用手拖着:"琴没潮吧?等会儿可得给这山头开个专场。"
琴箱启开的瞬间,山岚恰好漫过琴弦。C和弦在木梁间撞出毛茸茸的回声,我的鞋底蹭地的沙沙声,慢慢跟随自己的音感,踩准了《童话》的拍点。冲锋衣在炭盆边鼓成一只满足的胃,湿气蒸成小朵的积雨云,贴着房梁游走。八一队长也用自带的卡节奏拍点,叩击火钳,火星子溅成微观的造山运动。
山居欢宴录,可就是八仙桌被炭火盆烘成的暖黄色。老板娘端来的地锅贴在陶锅里咕嘟冒泡,发酵的鲜香混着炭火气。我们七手八脚铺开各式桌游,卡牌与窗外的马头墙形成奇妙互文。八一队长甚至还组织我们玩起“你画我猜”,我们一行人的哗啦作响,是松弛的人文韵律,给这里的经济旋律带出微妙的动点。
要说这样的经济脉络,更是生活的拓扑学。木梨硔村的货币是浸透松香的时光,老板娘晾晒的蕨菜在竹匾里蜷成符号,却按云影移动的速度计价——三朵流云换半斤笋干,五声鸟鸣抵一壶明前茶。我们围坐的八仙桌,实则是微型交易市场,卡牌碰撞声与山泉叮咚声可以达成汇率共识。
游客们用手机镜头收割云海时,村民正将百年倦意打包成商品。它们随季风轻微摆动的幅度,恰对应着都市人皮质醇浓度的负相关曲线。当八一队长用地质锤敲出桌游骰子的点数,花岗岩碎屑溅落的轨迹,正暗合行为经济学中的"峰终定律":最珍贵的交易,发生在游戏将散未散时,那包塞进行囊的野山莓干,定价标准是黄昏光线在竹筛孔洞中滤过的黄金分割比。
当我们一起拍摄的笑点短视频素材,成为平台上的较高点击率,我们正用炭火余温烘焙记忆的GDP。木梨硔村的人文,在晒茶台青苔扩张的年轮里,在游客归还登山杖时多系的一个平安结里,也在看到映山红的那个瞬间。这种以心跳为计量单位、用山岚作结算货币的隐形经济系统,正在重构着人们精神深处的供需定律——当城市在疯狂量化一切时,群山教会我们如何为"松弛"定价。
温馨过完一夜,我的登山杖敲着石板,忽然想起领队八一的话语:"徒步的节奏就是4/4拍。"身后传来队员哼歌的跑调,相机快门咔嗒打拍子。这是琴声里的村落,更是我们用脚步踩出的经济交响乐。徒步探寻的过程,可就是经济旋律下的动点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