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光岳楼:泰岱作翠屏 傲然观繁华

旅游攻略 15 0

【中华古迹巡览】

光明日报记者 冯 帆 宋喜群

在历史文化名城山东聊城的城区中央,东昌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运河之畔;波光潋滟的它流转千年,守护着位于湖中心建于北宋年间的东昌古城,形成了一幅“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美丽画卷。

如果说东昌古城承载着聊城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那么雄踞城中央的光岳楼就书写着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聊城乃至齐鲁大地的文化标识,也是中国运河文化的代表名楼。

光岳楼速写。光明日报记者 李娜绘

建成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的光岳楼,因“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而得名,寄寓着光大、弘扬泰山之意,可见其志向之高远。

光岳楼初建之时,有“瞭望敌情,报时报警”的军事需要,虽经历战火,仍保持着原有的风采,展示着曾经的匠心与技艺。如今,这座古城内最雄伟高大的建筑已有650年历史,成了聊城人民共同的精神印记。

光岳楼下国家级非遗项目聊城杂技表演。朱玉东摄

仰望斯楼,巍峨雄伟,直冲霄汉。从外观来看,光岳楼是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通高和底边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它的四层主楼,全为榫卯结构,柱列分布特点和宋代的《营造法式》所记内容极为相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

光岳楼有四个门,分别为文明门、武定门、太平门和兴礼门。楼以南为尊,复开二小门,东书“凤城仙阙”,西书“阆苑瀛洲”,字字生辉,体现着圆融和谐之美。

俯瞰光岳楼。朱玉东摄

文因楼而生,楼因文而名。明清两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登临光岳楼作诗赋词,现存约120篇咏赞光岳楼的诗文。舒同、启功、郭沫若等许多名家也先后为光岳楼题写了匾额和楹联。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神光钟暎”“宇宙文衡”两块匾额,“神光钟暎”匾由清代康熙皇帝所题,有“五气东南归紫极”之寓意。这无不彰显着光岳楼的古韵之美、人文之盛。

走进楼内,从狭长陡峭的楼梯拾级而上,每一级斑驳的青砖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每一次与木柱的触碰都能感受到时间的印记。站在楼上俯瞰,近处东昌古城鳞次栉比的瓦片,匠心独运;远处东昌湖在阳光的映射下水天一色,美不胜收。

光岳楼雄踞山东聊城东昌古城中央。朱玉东摄

夜幕降临,光岳楼灯光秀、聊城画卷水幕秀等新业态,使东昌古城“亮起来,活起来,美起来”,再现繁华盛景。“我们将以光岳楼为中心的古城内四条大街打造成主题街区,让市民游客享受穿越历史的新奇感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聊城市光岳楼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福红说。

巍巍光岳楼,六百五十载。“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这是五百多年前明代人对光岳楼的评价。如今,它岿然不动矗立于此,萦绕着它的是浓浓人间烟火气,簇拥着它的是聊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征途如虹,浩荡前行。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0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