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一杯山河

旅游攻略 12 0

秦岭腹地,嘉陵江切开温润的裂痕,陇原大地上最柔美的江南——徽成盆地由此孕育而生。年均 15.8℃的温润气候与 90% 的植被覆盖率,让这片 150平方公里的河谷平原成为北方罕见的生态秘境。


这片被称为“陇上江南”的土地,既是上古中华文明的摇篮,又是现代人们拥抱自然生态的入口,曾经“百步九折萦岩峦”的青泥岭,如今已成为山地赛爱好者的黄金赛道;豪壮的仙人关古战场历经千年流转,也称为了十里樱花的曼妙仙境。


令人惊叹的是天与人的共舞,金徽酒匠人在此用四百余年的槐木酒海与“三低”工艺,将秦岭的云雾与河谷的灵气酿成琥珀琼浆,让徽成盆地成为酒香浸润的时光琥珀。


从青泥岭下的茶马古道到现代生态酿酒园区,这片土地始终在自然与人文的交响中,书写着西北最柔美的传奇。

森林河谷中的酒脉渊源


北纬33度的隐秘褶皱里,徽成盆地如一块温润碧玉镶嵌在秦岭南麓。


这里年均气温 15.8℃,78% 的相对湿度让空气永远带着草木清香。嘉陵江的亿万年灌溉,滋养出西北罕见的稻浪与烟田。150平方公里的自然森林与年平均1088毫米的降水,把这块远离城市污染的净土编织成“天然氧吧”。



正是这块被造物主亲吻过的秘境,自古以来便与酒结下不解之缘。


两宋之交,爱国名将吴玠、吴璘在仙人关大败十万金兵,将士以头盔作酒杯,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吴玠将金盔酒改名为金徽酒,“金徽酒”由此得名,与仙人关大捷共同名扬天下。



《徽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徽县不仅成为贯通南北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更是成为汇聚137家烧坊的陇上酒乡。对于这段历史的另一大旁证,则现于金徽养酒馆中,有3樽来自明代万历八年的槐木酒海,距今已经有445年未曾间断的储酒历史。


在时光流转中,当地匠人找到了天人合一的酿造密码。四季温润的盆地气候,让天然酒菌在低温舒适的环境舒展生长。顺应自然的馈赠,金徽酒独创“三低三长”工法,将自然节律与匠人巧思完美融合。



秦岭脚下,藏着中国酒香“第三极”


所谓三低工法,是指金徽酒在酿造过程中,入窖阶段温度比行业平均低2-3℃、发酵顶温比行业平均低1-3℃、馏酒温度比行业平均低 3-5℃的独特技艺。


更低的入窖温度,使得淀粉的糖化更充分,酒中的醇甜物质更加丰富;发酵顶温更低,让杂醇物质的产生得到抑制,酒体更加纯净;而馏酒温度更低,则确保了基酒中的风味物质得到更大程度的保留。



三低之外,金徽酒又增加了“窖龄长、发酵时间长、储酒时间长”的“三长”工艺。更长的生产成本,造就了金徽酒“回味甜”的味觉特征;赋予金徽酒“醒酒快、人轻松”的体感特性;为金徽酒带来“入口润、下咽顺”的口感特点。


中国白酒素有“北酒洌,南酒香”之说,而秦岭产区以金徽酒为代表,创造出“刚柔相济”的第三种可能。这种风味创新打破了传统香型界限,为中国白酒的风味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恰似金徽酒所在的陇上江南,兼蓄了西北的苍茫风骨与江南的温婉气韵。


数百年前,秦岭南麓的徽成盆地便已成为贯通南北商脉的关键枢纽;而今驻足于此的金徽酒,更是在酒海中融冶着南北酒韵的灵秀与豪迈。


以金徽酒为典范,秦岭南麓的森林河谷美酒区不仅以“刚柔相济” 的风味创新打破了传统香型的地域壁垒,更以南北兼容的酿造智慧,为中国白酒的风味多元化发展与文化融合奠定了极具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



2024年,徽县被授予“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秦岭南麓白酒之乡”,凭借“森林河谷美酒区”的独特定位,让大众对秦岭南麓产区白酒有了更高的价值认知。而在这一认知的形成过程中,金徽酒无疑起到首屈一指的作用。

奔跑、登高、远眺,金徽酒的三重价值跃迁


金徽酒不仅是秦岭南麓产区价值的引领者,更是陇酒冲击百亿市场的排头兵,其引领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 首先是规模引领。


2024年,金徽酒营收突破30亿元,连续四年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站稳陇酒第一宝座,同时也是西北五省销售规模第二的白酒生产企业。


这一领先地位的背后,离不开金徽酒雄厚的产能实力,5万吨优质白酒产能、近5万吨陈年老酒存量、1328口50年以上的老窖池,赋予了金徽酒穿越周期的确定性,更成为陇酒振兴的核心引擎。


▶ ▷ 其次是高端价值引领。


自2016年起,金徽酒的吨价从7.56万元/吨上涨到2024年的13.93万元/吨。在价位决定心智站位的白酒江湖,金徽酒价格的不断提升,也标志着其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价值不断攀升。


日前,金徽酒旗下高端产品金徽28荣获首批“陇字号”品牌认证产品名单,成为省内白酒行业唯一获“陇字号”殊荣的产品。这一殊荣不仅佐证了金徽酒的卓越品质,也证明了金徽酒在陇原消费者心中的重要地位。曾经的民酒,成为越来越多高端宴席的新宠。


▶ ▷ 最后是全国化布局的区域引领。


在“布局全国,深耕西北”战略下,金徽酒在2013 年成立西安销售公司,打造省外样板市场;2021年设立华东销售公司,开拓江苏、河南等华东六省市场;2022年成立北方销售公司,布局内蒙古、河北等北方区域,目前已完成西北、华东、北方及海南等 20 多个省级市场的全国化网络布局。


2024年,金徽酒省外市场营收达6.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23.1%。金徽酒用9年时间,将省外市场的营收规模扩大了6倍以上。


这一斐然成绩不仅彰显了品牌全国化战略的强劲张力,更印证了 “生态酿造,绵甜润雅” 的品质内核与 “三低工法” 构建的独特风格魅力。凭借生态酿造赋予的醇厚底蕴,结合 “三低工法” 打造的绵甜柔顺口感,金徽酒以更贴合大众味蕾的细腻体验为支点,正将地域风味优势逐步转化为全国性品牌竞争力,在白酒行业格局中拓展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酒与山河的文明叙事重构


“好生态酿好酒”,不仅是金徽品质与秦岭之心森林河谷美酒区关系的表达,更是当下白酒企业与产区之间辩证关系的解读,本质上是生命体与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


而金徽酒与秦岭,恰恰演绎着这份共生、共荣与共进的和谐发展关系。二者在岁月中构筑起共生、共荣、共进的和谐图景,让彼此成为镌刻在品牌基因里的生态名片,于时光中相映成辉。


自2019年开始,金徽酒连续七年打造“樱花春酿”文化IP,通过“前店后厂”式体验经济,金徽酒厂将消费者转化为产区文化传播者,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成为西北首个工业旅游4A景区。



数据显示,樱花节期间徽县酒店入住率提升40%,当地农特产品销售额增长25%,这也充分说明,金徽酒引领的陇南美酒文化,正在成为更多人了解秦岭、了解甘肃的第一张门票。


作为中国白酒生态酿酒的积极践行者,金徽酒始终致力于产区共同构建绿色生产体系。2024 年投入超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环保建设,实现碳排放量减少2519.47吨。


金徽酒的ESG实践,让我们看到企业发展与产区生态共生共荣的双向奔赴——秦岭的绿色屏障为金徽酒的生态酿造夯实根基,而金徽酒则以自身的环保投入反哺产区生态。



此外,金徽酒以“酒卖到哪里,公益助学就做到哪里”的理念,连续16年启动爱心助学工程,足迹覆盖西北六省160多个市县(区),累计捐赠超1.5亿,25000多名学生受到帮助。越来越多受到帮助的人,正在感受到来自秦岭深处的善意。


这不仅是金徽酒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更是其与秦岭产区的共生哲学——扎根产区沃土汲取养分,同时以公益反哺土地,让善意成为企业与地域共生共荣的精神纽带。


金徽酒与秦岭的故事,是自然与人文的共谋,也是传统与创新的共振。在这片被酒神亲吻过的土地上,金徽酒正以生态与人文的双重酿造,书写着中国白酒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