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6月16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振国)当文化遗产日的晨曦照亮丝路古道,一场穿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在武威启幕。6月14日,以“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为主题的全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策划推出“寻根五凉·文脉长存”长城印记主题研学活动,触摸文明脉络,在文物中对话历史,在研学中传承文脉。
在激昂的少年先锋队队歌声中,一场别开生面的长城文化研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研学之旅以“武威南城门楼——黄羊河农场段长城遗址”为核心线路,特邀文博专家朱安领衔指导,组织20组红领巾讲解员家庭,沿着古人的足迹开启探索之旅。活动打破传统课堂边界,通过沉浸式实地探访与权威专家的深度解读,让青少年在长城遗址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在苍茫古道上感悟长城作为河西走廊文明纽带的厚重价值。
活动现场,朱安以长城遗迹为“立体教科书”,用生动故事串联历史文化的兴衰脉络,引导孩子们思考文明传承的时代意义。红领巾讲解员们化身文化传播小使者,在专家指导下开展互动研学,通过趣味知识问答、长城诗词朗读等环节,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化了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
活动结束后,红领巾讲解员们分享了各自的感受。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这次研学来到长城遗址,仿佛听见了古代战场的金戈铁马声,让历史课本里的文字‘活’了起来,我要把这份震撼传递给更多人!”红领巾讲解员朱梓浩同学感慨道:“原来家乡武威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宝藏,每一块夯土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
这是一次探寻历史的文化之旅,更是一堂行走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当孩子们来到历经岁月洗礼的夯土城墙边,聆听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回响,进一步了解到武威作为丝路重镇的历史地位,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更加深厚。(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