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纵横|徐静:推进武术文化活化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旅游资讯 11 0

□徐静

河南作为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少林功夫、太极拳、岳家枪等众多传统武术形式,武术文化底蕴深厚。少林寺、陈家沟等武术文化圣地不仅是河南重要的文化名片,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河南的武术文化资源既具有传承的价值,也具备成为国际文化品牌的潜力。虽然河南武术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尚未实现深度融合,许多武术文化项目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表演、展示阶段,缺乏现代化的创新体验以及与新型旅游模式的有机结合。

当前,河南在推进文旅融合中,对于武术文化的活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实现市场化发展,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以及如何吸引更多资本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来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因此,如何通过传承与创新并举,推进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河南旅游业的品质,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议题。

河南武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少林功夫的全球品牌效应。少林功夫作为河南武术文化的代表,早已成为中国武术的全球名片。少林寺作为佛教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不仅吸引着国内游客,更吸引着大量海外武术爱好者和宗教文化研究者。少林功夫不仅体现在影视剧、武术表演中,还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少林寺每年举办的功夫节和武术交流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尽管少林功夫的品牌效应巨大,但是如何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太极拳的文化价值与传播力。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另一重要代表,不仅是河南的文化瑰宝,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内外兼修”,其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受到全球健康养生文化的推崇。太极拳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拥有大量爱好者。陈家沟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近年来通过举办国际太极拳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太极拳爱好者。尽管如此,太极拳的推广方式仍显得相对单一,更多依赖于武术表演和比赛活动,缺乏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的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

岳家枪等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少林功夫和太极拳相比,岳家枪等其他传统武术在河南的传承和发展相对低调,知名度不如前两者。然而,这些传统武术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河南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岳家枪发源于北宋时期,源于民族英雄岳飞的军事训练技艺,代表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尚武精神。由于岳家枪在历史上未能像少林功夫和太极拳那样得到广泛传播,其影响力主要局限于民间,尚未成为国际武术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虽然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给予岳家枪一定的重视,但如何通过文旅融合进一步推动其传播与创新发展,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武术文化不仅是旅游吸引力的来源,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武术文化资源为河南推进文旅融合提供了坚实支撑。

武术文化活化的主要挑战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挑战。在推动武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过程中,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武术文化作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传承过程中要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单纯的文化展示和表演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手段实现武术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吸引更多的年轻游客,是当前武术文化活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市场化与文化内涵保护的冲突。随着旅游市场化的发展,武术文化在旅游中的应用难免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在追求商业化运营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和文化内涵保护,成为一大难题。过度的市场化运作可能导致文化的浅薄化和表面化,使得武术文化丧失深层次的文化价值。部分武术表演过于商业化,注重外在的表演效果,忽视了武术本身的文化内涵,这无疑会削弱游客对武术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因此,在武术文化的活化过程中,必须有效平衡市场化运作与文化内涵保护的关系,确保在商业化发展的同时,文化价值能够得以延续。

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的滞后。尽管河南拥有丰富的武术文化资源,但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水平仍然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武术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此外,武术文化旅游产品单一,大多以表演为主,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性,无法满足游客对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因此,在推动武术文化活化的过程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

科技手段下的文化传播新模式。科技正在重塑文化传播的方式,尤其在旅游行业中,科技赋能已成为提升文化体验的关键。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武术文化能够以互动的形式展现给游客。游客可以通过AR设备,模拟体验少林功夫的动作和技法,感受身临其境的武术文化。VR技术也可用于重现历史场景,如少林寺的建造历史、武僧们的训练场景等。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还能有效传播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与历史意义。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也可以帮助精细化管理武术文化旅游项目,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游客的兴趣点与行为偏好,从而优化武术文化的传播模式。通过游客的反馈数据,调整武术表演的内容和节奏,增强文化展示的吸引力。这种基于科技的创新模式,使武术文化传播更加灵活、高效。

文旅产品多元化的开发。目前,河南武术文化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观光、表演等传统模式上。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可以通过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将武术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旅游形式结合起来。开发以武术为主题的研学旅游项目,让游客不仅可以观看武术表演,还可以参与武术训练,体验武术的修炼过程。研学旅行特别适合青少年,能够让他们在旅游中学习传统文化和武术精神,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兴趣。开发武术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也是一条重要举措。通过将武术元素融入旅游纪念品、服装设计等领域,打造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文创品牌。少林功夫和太极拳的文化符号已经具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若与时尚、艺术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商业价值与传播力。此外,武术文化与美食、传统手工艺等地方特色结合,也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综合体,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跨产业链合作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可以通过推动武术文化与影视、演艺、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结合,打造跨行业的文旅产业链条。近年来,武术题材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的欢迎,通过影视化的表达,武术文化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渗透到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中。少林功夫和岳家枪的传奇故事、太极拳的哲学思想都可以通过影视剧、纪录片等形式展现,吸引更多的观众了解和学习武术文化。武术文化与现代表演艺术相结合,表现更有张力,开发以武术为主题的舞台剧、音乐剧以及Cosplay,能够吸引更多人观赏和参与。如,以少林寺的历史为背景,编排武术与戏剧结合的表演形式,或者网络短剧,增强演艺项目的艺术表现力和吸引力。这种多样化的跨产业链协同创新,不仅能扩大武术文化的传播范围,还能为文旅融合注入更多的创意元素。

多元主体协同促进武术文化活化

政府财政支持,推进文化保护与活化。政府在推动武术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应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和加大政策支持,帮助解决武术文化项目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政府的资金支持可以用于修复和保护少林寺、陈家沟等重要文化遗址,确保这些文化遗产得到良好保护。政府还应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地方武术文化项目的创新与开发,为文化的活化提供持续的动力。政府还应加大对武术文化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建立专业的传承人培养机制,保障武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专项奖励,支持武术大师和传承人开展教学和文化推广活动,从根本上解决传承问题,确保武术文化的延续性和活力。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方面,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

民间资本参与,促进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民间资本是推动武术文化商业化与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开发武术文化主题的商业项目,进一步提升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可以通过民间资本的投入,建设少林功夫主题公园、太极拳体验营地、岳家枪演习场等项目,提升商业化运作能力,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建设现代化的武术文化展示馆、互动体验中心等,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深度。还可以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武术赛事、演艺项目的开发与运营,推动武术文化的商业化与国际化,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在推动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民间资本的参与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多样性,还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在资本的推动下,武术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现代旅游产业链,增强商业价值。

其他机构融入,促进文旅融合创新。除了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参与,其他社会机构的融入也能够为武术文化的活化与文旅融合提供更多可能性。文化创意企业、教育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参与,能够进一步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企业应开发具有武术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提升武术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教育机构应与高校合作,培养武术专业人才,并将武术文化纳入学校课程,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更多支持。教育机构还可以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武术文化主题的研学旅行项目,将武术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提升社会影响力。国际武术组织和文化交流机构应更多地举办国际武术比赛、文化交流活动等,提升少林功夫、太极拳、岳家枪等项目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帮助武术文化走向世界。

标签: 武术 徐静 岳家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