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富池半壁山山路前行,人物塑像、备战洞都充满浓浓的战争元素

旅游资讯 11 0

写在前面的话

接上一回,沿着路牌的指引开始爬山,山上的人物雕像、备战洞,都充满浓浓的战争元素,无时无刻不是在提醒大家,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宏大的战争。无论是战争本身,亦或是参加战斗的将领们,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值得回味的印记。而这些印记的背后,绝非文学影视作品中那种胜利者的姿态,既非仰天大笑,也不是摇旗呐喊,似乎感叹更多的是战争的残酷,悲悯于所有参战将士们的惨痛伤亡。客观上来说,这样也更加淳朴,更加贴合人性的思考。

1.终于看清了人物塑像

半壁山的地理位置对于长江航道而言,就像是扼守着咽喉部位。从锁钥楼出来,门楼靠近长江的方向,可以看得出多出了一块匾额,写着“东南半壁”。这四个字的来历,恐怕和摩崖石刻有关。在临江的摩崖石刻上,1864年清代总兵丁泗滨在半壁山东北侧题写了“东南半壁”。丁泗滨曾经是彭玉麟的部下,参加过湘军多场战役,包括在半壁山和太平军的战斗,后来成为杨岳彬的副手,并逐步成长为湘军水师总兵。

紧邻江边,又靠近山坳处,在巍峨的锁钥楼边形成了强烈的对流。阵阵穿堂风式的吹过,给此时阳光直射的暖意降降温。楼前有小家庭拖家带口,支起了小桌子,开起了茶话会,欢声笑语也回荡在风中。

从路牌来看,整个公园的看点基本朝着一个方向。虽然是免费开放式的场所,还是担心会不会有些场所因为时间晚而关闭了。于是,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就在起点的标牌处,掩映在一片竹林中,有一间静谧的卫生间。大家最好在这里做好充足准备,后期登顶的过程中,好像没有再发现类似便民设施点。

山体的海拔大约150多米,上山的道路并不是一口气快速上升,路线也是弯弯曲曲地绕行,总体感觉强度不算特别大。很长一段路都可以算是铺装路面,有权限的机动车可以开上去。

沿途的道路两侧有几座雕塑,第一座的主人公是杨岳斌,站在锁钥楼上看见的那位人物就是他。在湘军和太平军那场引人注目的铁索沉江战役中,他作为第三路梯队人马的统领,负责冲关烧船。最终在铁链断了以后,他率领水师出战,冲破了封锁的缺口,并且切断了对手逃跑的路线。

在中法战争中,法国军舰曾在上海入海口蠢蠢欲动,导致朝廷对侵略者通过长江沿线进攻的担忧。作为长江水师主帅的杨岳彬,在长江沿岸重点设立了以炮台为主要方式的防线。

另一座雕像是大名鼎鼎的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主导产出的汉阳造对整个军工生产,乃至工业制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非凡。同样在中法战争爆发后,作为湖广地方官的他,奉朝廷命令在半壁山建筑炮台,原料主要是用糯米和石灰。大炮则采用德国进口的克虏伯大炮。威力大而且质量可靠。

2.大门紧闭的备战洞

半壁山管理区属于当地的半壁山农场下辖,这里也是饮用水水源地。如果环境保护得当,流淌在山间的清泉汇集的湖水,绝对是高品质的天然甘露。

走到这里,道路开始有了分叉。继续爬山,上面还有楚江亭和摩崖石刻。另一个方向,除了和季节紧密相关的樱花谷,还有编号为5705A的备战洞,听名称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备战备荒运动留存的痕迹。

去往备战洞的路上,从树木枝桠的缝隙中,还能看到很多航行的船只。对于它们而言,每一次航行往往日夜兼程,以平安迅捷地到达终点为目标,和大家习惯的白天工作制有很大区别。

5075A备战洞的洞口经过了加固和修缮,全称为:5075A国防地下工程,是众多类似工程中的一个编号单元。可惜到了门口,大门紧闭目前不对外开放。

整个洞穴向内延伸,据说所在的山体被掏空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隔间一隔间用钢筋水泥浇筑的房间。里面还设置了瞭望孔,正好差不多和江面平齐,可以很方便的观察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动态。

3.半壁山战场衍生出的红色元素

半壁山作为战场衍生的红色元素,莫过于革命战争期间,我军在这里有过三次规模较大的渡江行动,也是跨越了革命军队不同的建设时期。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红军时期,红军部队在此渡江北上,和周边的革命武装联合起来,开创了江北革命根据地。当年渡江的渡口,也被命名为红色渡口。

第二次则发生在抗战后期,八路军队伍长途跋涉,从这里跨越长江天堑渡江,一路向南挺进,先后建立了多个抗日游击根据地。这次选择的渡江位置,依旧是红色渡口。

第三次就是解放战争时期了,此时武装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四野部队开始在长江沿线集结,准备展开渡江行动。

正面防御的对手当然也是重兵把守,我军采用的是分批渡江的方式进行战斗,大战一触即发。

头一天夜里有先头部队数万人渡江,并占领了一部分交通要道,为第二天大批人马渡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终通过这里向西南挺进,并最终解放了武汉这座中原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