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原标题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清单》公示中得以保留 | 海湿观察
文 | 王昆山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在2024年10月15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最新发布的《关于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情况的公示》的附件文件《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清单》中,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状态是“保留”。该文件显示,调整前面积为19365.65公顷,调出总面积为0.03公顷。
图片来源: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公示》发布时候,公开报道统计显示,整合优化后,保护地总数量减少2504个。笔者很高兴看到,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国自然保护地拟整合优化调整清单的公示中得以保留。
截图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自然资源部《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清单》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13年发布的公开介绍,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境内,是一处以保护儒艮、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标的海洋保护区。它涉及合浦县沙田镇和山口镇;保护区界线东起山口镇英罗港,西至沙田镇海域,海岸线全长43公里,其范围是地理坐标(109°38′30″,21°30′)、(109°46′30〞,21°30′)、(109°34′30″,21°18′)、(109°44′,21°18′)四点连线内的海域。
该保护区内海域辽阔,海底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该保护区成立于1986年4月,作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该保护区也是唯一明确以“儒艮”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2022年,一项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上的国际研究称,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儒艮经历了快速的种群崩溃。目前,“美人鱼原型”儒艮在中国已“功能性灭绝”。
儒艮作为一种迁徙性的野生动物,如果生态恢复得当,未来未必不可能重新回到中国的海域。此次保留,也算是让笔者略放下心来。
儒 艮
DUGONG
儒艮(拉丁学名:Dugong dugon;英文名:Dugong)是海牛目(Sirenia)儒艮科(Dugongidae)中唯一存活的属,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岸的浅水区域。作为大型草食性海洋哺乳动物,儒艮以海草为主食,通常在海底觅食,帮助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它们常被误认为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退化为桨状鳍,尾鳍呈圆形,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如用鼻孔呼吸、用嘴唇采食海草等。
通常来说,成年儒艮平均体长约2.6米,体重约250千克,已知最大儒艮体长可达3米余。但儒艮的体型个体差异比较大,尤其是雌性。目前已知最大的一头儒艮是在日本海域发现的一只身怀幼崽的雌性儒艮,体长达296厘米,体重高达560千克,几乎是平均体重的两倍。
儒艮繁殖率低。加上许多儒艮死于船尾螺旋桨、渔网、石油泄漏,如今又因塑料摄入、栖息地丧失以及海草草甸(儒艮的唯一食物)的减少而丧生。这是许多沿海地区(包括中国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儒艮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保护儒艮及其栖息环境,对于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全球范围看,鉴于儒艮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威胁,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从中国的分布情况看,儒艮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海水域,但逐渐不见踪影。2022年6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成立儒艮工作组,开展儒艮重引入项目可行性研究。2022年8月,国际科学家团队宣布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封面图儒艮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
整理 | 王昆山
编辑 | Samantha
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
“美人鱼”的绝唱!14年无出现记录 儒艮在中国已功能性灭绝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海湿·儒艮保护系列
SAVING DUGONGS
【往期相关报道·海湿专家谈】
瓦努阿图的儒艮去哪儿了?濒危物种走向灭绝从来都是静悄悄的
儒艮与座头鲸双双离世,菲律宾卡拉加惊现海洋哺乳动物死亡
恢复儒艮栖息地,阿布扎比海洋恢复计划列入联合国首批“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