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发起的“新游牧主义”研究计划中,我们发现理想的激励和现实的挤压之下,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来到乡村生活,从游牧到定居。
朴门永续、自然农法、数字游民……一系列围绕乡村而展开的议题,在一个叫“诗里阡陌”的项目中实践。从建筑师、规划师、主理人、教育工作者到运营团队,他们关于“乡村”和“永续”,有怎样的综合观察?
事件 EVENTS
新游牧主义思想论坛
活动地点:四川省天府新区中铁·诗里阡陌
#生长力
当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消失的不仅是小尺度的城市交通系统,还有小尺度的人际关系。人们缺乏深层次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支持,产生“现代性孤独”。
而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乡村里熟人式住居群落的生活,试图回望与自然相融的生活模式,回归人与大地和谐的状态。这是否意味着,人与自然、土地的关系,将成为我们需要重新面对的课题?
设计:Gary©ZSDC 摄影:Simon©ZSDC
10月25日,中铁·诗里阡陌、宿心集、一筑一事共同发起了「新游牧主义——共建美好生活社区」展览和「永续,城市与乡村的平衡之道」思想论坛。本次活动聚焦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平衡之道,通过探索「永续」的生活方式议题,与大家一起深入思考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探讨更为和谐和可持续的未来乡村建设。
「永续,城市与乡村的平衡之道」活动现场 / 摄影:Simon©ZSDC
两场圆桌论坛主持人及分享嘉宾 / 设计:Gary©ZSDC
新游牧主义
让乡村「永续」
展览「新游牧主义——共建美好生活社区」 / 摄影:Simon©ZSDC
「永续」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理念,一种期盼,将成为怎样具象化的风景?
此次线下论坛会的选址,“中铁·诗里阡陌”,这个距离成都车程仅一个半小时的地方,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新游牧研究计划,落地了关于“新游牧主义的永续乡村展”:「新游牧主义——共建美好生活社区」。
展览由五个板块展开,以永续乡村的未来思考为序,发起与土地息息相关的各领域提问;从生态保护出发,梳理这片土地的脉络及物种多样性;探索在地共建人的实践故事,勾勒出“中铁·诗里阡陌”的在地体验集;以一张生长中的创作MAP地图,营造出未来生活图景;最后的社区情报站,一个趣味和可更新的信息点位,将持续更新已发生/即将发生在中铁·诗里阡陌的活动、事件。
我们可从「新游牧主义——共建美好生活社区」展览中,了解乡村的永续之道,看曾经的“黑龙滩水库”如何承载过去历史,今日的“中铁·诗里阡陌”又怎样启发着我们的未来。
生态|从索取到保护
关于黑龙滩水库的保护与治理的 / 摄影:Simon©ZSDC
根系|永续,自然与留驻 聚焦“看不见的根系”,看见各个领域共建人在“中铁·诗里阡陌”的探索与实践。在这些创想与行动背后,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社区正在形成 / 摄影:Simon©ZSDC
生态肌理是地方的底色,乡村的一切都围绕着它展开。黑龙滩水库,自建成以来便是整个区域的生命之源,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起伏与沧桑,却也在某个时期经历了不可逆的生态崩坏,一度失去曾经的面貌。
自2016年起,黑龙滩水库展开抢救性保护工作,建立生态红线、与研究机构合作、优化岸带、改善水域......现在这里又是成都平原生态质量最好的湿地,紫啸鸫、草鸮、蓝喉太阳鸟、雀鹰等全球性迁徙的候鸟们也飞回黑龙滩。
生态|从索取到保护
全球候鸟迁徙轨迹:全球八大路线,两条与黑龙滩相关,以声画合一的形式呈现了在地的鸟类图鉴 / 摄影:Simon©ZSDC
而一个可持续的乡村社区的建立,回归的不仅有多样的生态链,还有居住在土地上的人们。通过打造了一处与在地景观和谐融合的生态型建筑、为孩童创建一个释放天性的自然乐园、打造人与动植物自然相处、交互的空间场域,甚至建设公共性内容输出的平台。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社区正在这些创想与行动背后形成。
创作|游动奇观
“中铁·诗里阡陌”创作MAP地图,描摹完整社区图景,来到此地的新游牧们,他们如何生活、工作与休憩?这片土地将赋予怎样的灵感与活力?还有多少种可能性等待被实现? / 摄影:Simon©ZSDC
如今的黑龙滩吸引、接纳更广泛的新群体——新游牧群体——走入其中。我们不免对他们来到此地,尝试未来课题式游走、驻地创作、移景办公、数字创业......共同营造乡村未来生活景观有了更多的期待,以及衍生更多的思考:如何在构建项目的每一环节中践行永续理念?如何激发乡村内部的动力,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关于这些问题,我们能在本次圆桌会谈上展开讨论。
序|乡问
让我们对话乡建领域的各方力量,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和独特见解 / 摄影:Simon ©ZSDC
如何构建一处
永续乡村?
首场圆桌讨论:如何构建一处永续乡村? / 摄影:Simon©ZSDC
在过去二十余年的中国经济腾飞进程中,城市与乡村常被视作对立的两极。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选择走向乡村。他们究竟在寻找什么?“中铁·诗里阡陌”项目或许给出了一个启发性的答案。该项目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乡村发展模式,试图在保留乡村本真的同时,创造足以吸引城市人留驻的价值。
曹立意,宿心集创始人、隐庐酒店联合创始人,作为第一场圆桌会议主持人 / 摄影:Simon©ZSDC
曹立意第一次来到“中铁·诗里阡陌”时,这片荒野、山丘和田野让她感到,这里可以作为离成都不远的理想旅居之地。于是,她带领宿心集团队成为最早的共建方,整体运营「宿心集美好生活社区」。曹立意与宿心集希望在这里汇聚有相同永续理念的伙伴,共同探索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重新链接。与志同道合的共建者、主理人和数字游民们一起,他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艺术村、艺术疗愈中心、永续农业、自然教育、数字游民、户外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度假社区。
许靖东,中铁诗里阡陌项目负责人 / 摄影:Simon©ZSDC
「中铁诗里阡陌项目负责人」许靖东认为,乡村是跟大家结缘的核心概念。从去年5月至今,这片土地从一片空白逐渐转变为如今的丰硕成果,
每一个参与乡村建设的主理人都像是播下的种子,在这里自发生长出与城市不同的生活状态。
通过扎根土地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获得了更安全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所有人的行动也产生联动,形成正向循环,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场土地复兴的实践中。
林江川,油点草自然生态教育中心创办人兼执行长、成都好雨自然农场生态合伙人 / 摄影:Simon©ZSDC
“做事讲究人要对,心要对。”这是「油点草自然生态教育中心创办人」林江川一直坚持的工作信条。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他欣喜地发现黑龙滩的理念与“自然友好、与自然共生”的愿景不谋而合。
这里的一草一虫、飞禽走兽都成为了最好的自然教材,让他能够带领人们深入观察生态,感悟生命的奥秘。
通过这种沉浸式的自然教育、生态教育,他希望传递“永续发展”的理念,引导人们从自然中汲取生活智慧。
大熊,好玩村创始人 / 摄影:Simon©ZSDC
「好玩村创始人」大熊从一个特别的场景得到启发:孩子们能够乐此不疲的一口气花上两三个小时,只是看似重复地向着湖水里投掷石子。这让他感慨,
哪怕是“投掷石子”这样一个对于孩子们来说简单而快乐的动作,在城市的商场、公园、马路、校园中,任何一个地方,甚至是难以找到的。
但大熊认为,城乡并非对立,城市的智慧在于“改变他人”,而乡村的智慧在于“改变事物”。如果把当代人类比喻为世界的孩子,那么城市更像父亲,提供物质的养料,而乡村更像母亲,给予的是精神的疗愈。
大熊希望孩子们沉浸于纯粹的乡村体验中,通过在泥土上的游戏记住这种源自农业与自然的单纯快乐,而不急于理解书上写的“自然的意义”。
史泰龙,绿狗生活空间主理人 / 摄影:Simon©ZSDC
「绿狗生活空间主理人」史泰龙对乡村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乡村曾被视为专职农业生产的场所,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乡村逐渐成为城市边缘带有农业功能的空间。
诗里阡陌项目正是这样一个“半农半X”的创新实验场,通过将现代城市生活元素注入乡村,探索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对于史泰龙而言,他希望乡村成为城市中宠物“撒欢”的天堂,让人和宠物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中彼此疗愈,甚至号召大家对周围的流浪动物提供帮助,共同构建美好的社区,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乡村环境中得到更深层次的链接。
论坛会现场观众 / 摄影:Simon©ZSDC
这些实践展现了乡村作为人与自然共生空间的丰富可能,也吸引着更多人留下,重新定义生活方式。而新乡村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也是吸引人的议题,我们当如何关注文化、生态与社区发展的多元路径,推动乡村振兴呢?
新乡村的多元解法
第二场圆桌讨论:新乡村的多元解法 / 摄影:Simon©ZSDC
乡村,仍是庞大且复杂的命题,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在一条或几条既定的路径之上,随着现代趋势的迭代与创新,乡建工作还可以拥有哪些多元解法?
何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三文建筑创始人 / 摄影:Simon©ZSDC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何崴认为,中国“乡村”概念的演变——从民国的“乡村”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再到当下重回“乡村”——折射出深层的社会变迁。如今的乡村不再局限于农业功能,而是承载着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诉求。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城乡循环体系逐渐瓦解。过去,人们在乡村成长、接受教育,赴城市发展后再回归乡村,这种流动维系着城乡纽带。随着这一循环的中断,城乡逐渐形成隔阂,滋生了原住民与开发者的对立。何崴强调,乡村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资本与资源的回流本应促进乡村发展,但政策因素使这一过程变得复杂。
他认为,解决之道在于政策引导和资源分配。
只有当外来者能够融入乡村、成为“新乡民”,而不是单纯的开发者时,乡村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与和谐。
唐冠华,家园计划(Another-Land)联合创始人、中国自给自足实验室(CSSL)常务负责人 / 摄影:Simon©ZSDC
作为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实践者,「家园计划联合创始人」唐冠华认为乡村工作必须扎根现场、亲身体验。在他看来,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农事耕种,都需要
用身体去感受当地的光线、气候等自然条件。这种方法虽不是纯数据化或学术性的专业路径,却能让人与环境建立更本能、更直接的连接。
他从2010年就开始探索“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尽管此前作为城市居民几乎从未接触过农村,但通过在山里逐步摸索,他不仅学会了种植蔬菜,还尝试制作锅具、餐具,甚至自制盐和酱油。这种从零开始、实践导向的学习过程,让他深刻认识到:乡村工作不能仅靠“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切实投入到田间地头,在实践中汲取智慧、获得启发。
施国平,麦昆塔社区总规划师、成都明月村与铁牛村总规划师 / 摄影:Simon©ZSDC
「成都明月村与铁牛村总规划师」施国平的人生轨迹便是城市人回归乡村的转变。早年他追随众多年轻人的脚步,从乡村辗转至深圳、美国等地。在上海创业时,事业似乎逐渐顺利,但身体和人际关系却陷入了不可持续的状态。
2013年的一次机缘让他重新思考人生。他发现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优质生活往往存在于城市郊区。这促使他探索乡村发展之路,与2013-2015年间的返乡新青年潮流不谋而合。
回到乡村后,他开始重新认识自然。童年时代在农村的生活经验因多年都市生活而变得模糊。
在重新学习节气更替、四季变化的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内心的踏实感。对他而言,乡村建设不仅是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找寻自我价值的过程。
李烨,时地建筑创始人 / 摄影:Simon©ZSDC
“小石村”与“中铁·诗里阡陌”项目都是「时地建筑创始人」李烨实践的乡建项目,属于两种不同的建设思路。李烨分享:小石村的更新以服务本地村民为主,在规划中优先考虑村民对原有地理环境的使用习惯和公共空间需求,建筑材料选择也倾向于村民熟悉的传统材料。这里的生活场景是村民们搬着竹椅喝茶打牌、晾晒农作物、存放农具的日常景象。
“中铁·诗里阡陌”面对的主要是来自城市的数字游民,因此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和金属结构等现代材料,空间设计和氛围感可以更贴合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更有效的创造城乡文化的流动循环。
中铁·诗里阡陌建筑风光 / 摄影:Simon©ZSDC
这种差异源于使用者群体的不同:小石村着重于提升本地社区,创造适合村民交流的公共空间;“中铁·诗里阡陌”则体现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延伸,重建了一种新的社区文化形态。李烨认为乡村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不同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是新乡村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的事情。
从这四位实践者的经验可以看出,当代乡村发展已不存在统一标准答案。无论是注重政策引导、强调实地体验、追求生活品质,还是因地制宜的建设方案,都展现了乡村发展的多元可能。真正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在于找到适合每个乡村特点的独特路径。
从圆桌论坛到“中铁·诗里阡陌”实践展示,让我们看到“永续”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正在落地的生活方式。当代人在城乡之间的游走,不再是单向的迁徙,而是对平衡生活的积极探索。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人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自然,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找到自己的节奏,让“永续”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一种生活日常。
「永续,城市与乡村的平衡之道」晚宴插曲 / 摄影:Simon©ZSDC
未来,这种平衡的生活理念必将影响更多人的选择,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关于永续生活的美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