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旅 | 走进古老县衙,立体式展现区域风土人情

旅游攻略 11 0

秋日的阳光照耀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县衙,千年前的风也曾在这里温柔地吹过。在这座物产富饶、名人辈出的城市——江苏泰兴,我们跟历史撞了个满怀。泰兴,寓意“国泰民安、百业兴旺”,置县于南唐昇元元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素有“教育之乡”“银杏之乡”“提琴之乡”等美誉。

泰兴市博物馆鸟瞰

如今,在此处遵循县衙原有形制,建成了泰兴市博物馆,将泰兴的城市沿革、历史名人、馆藏文物、泰兴传统技艺等融为一体,在长江边展示着这座小城的别样风情。不久前,这座县级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走过千年,依然泰兴。建城千年,泰兴从未更名。”泰兴市博物馆馆长印九红介绍,泰兴曾经经历过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勾画出这座城的历史文脉。南北文化交融,独特的地理位置共同成就了泰兴人“北刚南柔”的个性,也孕育出独特的泰兴非遗。

英才辈出 展览彰显家国情怀

一走进博物馆大门,人杰地灵的氛围感扑面而来。大厅里矗立着几尊人物雕塑,他们是泰兴人,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深厚的历史和名人成就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据印九红介绍,泰兴市博物馆近几年来以人、城、物为主线,结合考古发掘出土的明末时期文物,同时辅以数字化展示手段,增添非遗展示馆,全方位立体式展现泰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

泰兴人杰地灵。在名人馆展区,政坛俊彦、军旅星辰、科教精英、文化翘楚、英模风范等百余位英才如璀璨星辰汇聚于此。泰兴民风淳朴,辨曲直,敢直言。泰兴人的这一品德,在泰兴谏臣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不畏权势,不以利趋,犯颜直谏,弹劾奸佞的故事不胜枚举,流传千古。曾任福建、京畿、云南道监察御史,刑、礼、工三科给事中,击沉法舰的翟伯恒;乾隆十三年戊辰科武状元张兆璠单身匹马亲赴现场安抚灾民。此外,这里文化气息浓郁,能人辈出。道光十一年举人陈潮由于学识才华出众,显名都下,京师诸巨公争识其面,由此名声大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泰兴技艺 立体展现风土人情

除名人馆之外,泰兴市博物馆还设置有历代字画厅、历代石刻厅、青铜杂件厅、非遗馆等展厅。非遗馆在去年开放,独特的装置艺术引来游客驻足观看。地面银白的装饰就像一条蜿蜒水系,顺着这条“银河”一路走,71个泰兴传统技艺项目一一展现眼前。泰兴花鼓的灵动、篾编技艺的精巧、广陵插花的典雅让人目不暇接。

在这些项目中,泰兴花鼓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非遗。作为泰兴农民艺人的一种传统舞蹈,与其他花鼓不一样,泰兴花鼓没有鼓。《丰收舞》就是据泰兴花鼓中的独特舞步“颠三步”构思而成。经典舞蹈《担鲜藕》也是由泰兴花鼓中的“颠三步”和“喜鹊登梅步”演变而成。

泰兴杖头木偶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齐名,如今的扬州木偶剧团前身就是当年的泰兴木偶团。明清两代,泰兴藤编工艺品生产迅速发展,19世纪末出口到国外,并在这个时期达到鼎盛。泰兴桂花糖、黄桥肉渣、仁和大炉饼子,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让人“食”在泰兴,流连忘返。

泰兴市黄桥镇,一个因“黄桥烧饼”闻名的小镇,也是全球提琴的生产重镇。这里集聚200多家提琴生产及配套企业,每年生产各类提琴70余万把,占中国提琴总产量的70%,被誉为中国的“提琴之乡”。

近日,2024年“博物知旅”融媒体采风团来到泰兴市博物馆,感受泰兴人文历史之美。

合作“破圈” 小馆也能有作为

“为弥补馆藏文物不足,泰兴市博物馆还积极把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项目展示相结合,将历史研究与文物背后的故事相结合,实现线上宣传与线下展览活动相结合”,印九红介绍泰兴市博物馆作为一个县级博物馆在面临发展困境时采取的应对措施。

“馆校互动,馆会互动,馆馆互动”也成为这座县衙博物馆坚持“破圈”的重要思路。每周泰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会把历史文化、文物知识送到学校,为学生上德育课,将名人事迹和文物做成展板进行巡回展览。“红领巾讲解员培训”已经成为该馆知名的社教品牌,从泰兴市每个学校选40个小朋友,来到馆里和讲解员互动,长知识练口才。

泰兴市博物馆还与收藏协会、书画协会合作,并通过与南京、广东、扬州等多地博物馆合作举办临时展览以丰富活动种类。据印九红介绍,在办展的过程中,往往还会收获“意外之喜”,比如获得一些合作博物馆或藏家的无偿捐赠,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藏品缺乏、种类单一的燃眉之急。目前泰兴市博物馆已经征集到文物300多件,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喜悦。

博物馆位于泰兴市古城唯一保存完好的地块上,旁边有孔庙、图书馆和大会堂,大会堂路上,府前街尽头,刻有硕大“天下为公”四字的中山塔矗立近百年,文化气息浓郁。在这种氛围感染下,该博物馆还承担起历史研究的重任,助力城市古建筑研究、老街巷改造,让古城重新焕发出人文生机与活力。

“如果说小馆也能有作为,做好讲解服务是关键。没有生动的讲解,再好的展览别人也不知道”,印九红说,所以定期为讲解员提供培训提升讲解内涵是博物馆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此外,利用全媒体矩阵做文化传播,让展览真正传播出去,让观众走进来,也成为这座博物馆的不懈追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随着经济的腾飞,泰兴市拾阶而上,全面发展,对古城的开发保护,再现了古城的历史风貌。青砖黛瓦,回廊曲径,形态壮丽,气势恢宏,徜徉其间,古韵新风扑面而来;深入其境,犹如穿越时空,延续着的古城文化、焕发着勃勃生机。

编校:陈颖航 奚威威

审核:李文昌

监制: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本文来自【中国文物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标签: 县衙 博物 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