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自媒体博主在社交平台曝光了部分代理商利用旅客购票信息在航司购买专属产品牟利的遭遇,更多网友则反馈在预订机票时莫名其妙被“拼团”,或者买的特价票无法累计里程积分,涉及多个航司及OTA平台。
针对该事件,南航10月29日回应称“相关案例主要涉及在旅客不知情的情况下,第三方违规利用旅客信息在我司官方渠道注册会员以及购买机票产品赚取差价,严重侵害旅客权益。”
无独有偶,近期因为网友买到积分票被关注的同程也发布回应,对因积分票问题影响出行的用户启动了“退一赔三”的先行赔付,同时经过紧急核查,发现个别供应商进行了私下的违规操作。据悉,目前同程已第一时间终止与涉事供应商的合作,并在内部启动针对供应商的大规模自查自检。
两份回应中都涉及到了机票违规操作,背后指向的则是行业内同一个群体——“黑票代”。那么,“黑票代”缘何存在,机票代理的灰色产业链又为何屡禁不止?
与黑票代的长期博弈10月29日,南方航空发布公告称,对于第三方违规利用旅客信息的行为,将加强平台管理,针对第三方违规行为采取相应监管处罚措施,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目前国内机票的销售方式一般分为航空公司直销和其他机构分销。其中分销模式是通过平台、代理人、旅行社等各种渠道去向旅客进行销售。一些代理人也会为OTA平台提供票务服务。但看似风平浪静的销售模式下,一些“黑票代”却动起了歪脑筋,动用了蒙骗消费者的各种花招。以违规积分票为例,“黑票代”因为不具有相关资质,他们可能是用技术手段盗用的会员积分,可能是会员自愿将累积积分卖出,套取利益,甚至也有可能是航司某些员工泄漏了会员的帐号、密码等等。
一位资深的正规机票代理商告诉编辑,行业内的积分票、差价票、幽灵票等一直屡禁不止。“简单说,就是一些黑票代以收购积分、去航司直销渠道买特价票等方式,用相对低的成本获取机票,再以正常机票价格销售给消费者,赚取的利润远高过正常销售机票。”上述代理商称,这些黑票代寄生于各大OTA平台,难以得到充分监管。
编辑注意到,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关机票的投诉一直高居不下,涉及同程、飞猪、去哪儿等多家平台,像违规里程票、差价票都是用户集中反映的问题,而这些背后反映了航司、OTA平台与黑票代的长期博弈。
比如,因为长期的行业习惯和传统沉积,在各大OTA平台上沉淀着大量的机票代理商来完成实际出票工作,消费者的订票、退改签等需求,都是由票代来进行最终操作的。
“具体而言,一般的操作路径是OTA平台将用户需求发送给供应商,由供应商出票并需要他们回填票号至系统,然后OTA再通过短信、公众号消息等渠道来告知用户。”一位OTA的资深从业者告诉编辑,目前在线旅游平台上存在大量机票销售代理商,动辄数十万的体量庞大,全面监管十分困难,这就给了一些黑票代可趁之机。
机票代理行业的各种乱象由来已久。事实上,航空公司及正规机票代理人与各类“黑票代”之间的斗争贯穿了国内机票代理行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机票代理行业的各种乱象并未消失,形形色色的“黑票代”们通过钻规则漏洞等方式寄生于OTA等大平台上继续从事违规甚至违法行为谋取暴利,并形成了包括差价票倒卖、里程积分交易等相关的黑色产业链。
为什么行业乱象屡禁不止?这与票代行业的政策变迁有关。近十年,随着航空公司“提直降代”政策的实施,航空公司对传统票代的依赖性下降,同时,票代佣金收入可以用“暴跌”来形容。但是,受到利润挤压的传统票代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一些为追逐更大利益的不良代理商利用普通消费者和平台、航司之间信息差,形成销售违规机票的“行业黑产”。
在上述OTA业内人士看来,“黑票代”以及相关的黑灰产业链,消费者、航空公司和OTA平台都是受害者。少数“黑票代”的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航空公司和OTA平台的声誉。
他认为,机票代理行业的各类违规现象涉及到民航客运产业的多个链条,仅靠一个个平台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航空公司、大平台等各方紧密协同才能构建一个规范有序的机票分销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