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酒店诞生于2015年——经济型酒店的红海深不可测,深陷其中的酒店集团早已将重心转站“向上升级”,所谓的高端经济型酒店概念也不吃香,新推出的品牌都极力摆脱“经济型”的标签,向“中档酒店”靠拢,总之可以理解为是经济型酒店全民撕标签的年代,很多酒店集团也在那个风口早早开始实现集团战略升级与转型;对于酒店圈外的互联网江湖,也是异常惨烈,微信在推出支付功能之后,正式拉开了“移动电商”的争夺战大幕,2015年包括微信在内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已经开始重点影响和颠覆酒店行业。
如果说,在经济型酒店的核心住宿功能上“向上”的布局承载了IU的差异化发展的创新梦想,那么对于“下沉”市场的全面进攻则是IU要规模化发展的扩张野心。
众所周知,中国低线城市的品牌连锁化率一直都是在低位徘徊,疫情爆发之后,业内普遍认为下沉市场的单体酒店改造和收并购整合会进一步加剧,连锁酒店品牌会加快对下沉市场的全面进攻。
在一至三线城市的一线商圈以及保有红利的二线商圈,有很多物业的格局是比较老旧,如果想要升级成中档酒店,往往需要把房间全部砸掉、三合二或者说二合一,导致出房率低、加上租金成本过高、改造成本过高,回报周期就会被拉长,而且对于同质化的中档酒店市场来说,真正能解决坪效问题的品牌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投资一家中档酒店,倒不如投资一家IU酒店相对保险靠谱,“IU的新零售植入进去后,不仅产品好、体验好,而且比普通经济型酒店卖价高,比中端酒店高20%-30%的出房率。这就是IU成为老的经济型酒店或者低端单体酒店退出的升级补位品牌的机会。”锦江酒店(中国区)缤跃酒店&IU酒店双品牌总裁乔阿说。
与此同时,对于包括四五六线城市在内的下沉市场,锦江酒店(中国区)缤跃酒店&IU酒店双品牌总裁乔阿则瞄准那些有消费能力有审美能力的小镇青年们。在她看来,低线城市的本地年轻人,通过互联网等一些途径和渠道,对一线城市或者流行趋势的审美已经有所涉猎有所偏好,只不过当地并没有体验店,物流配送跟不上,他们大部分的消费是通过“代购”的形式实现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IU不能到当地就做一家稍微新潮一点的网红打卡酒店呢?为什么不能把喜茶、苹果等等这些潮牌和新品引入到IU酒店让当地年轻人体验并消费呢?为什么不能把下沉市场里的一部分商务和需求吸纳到这家当地地标酒店里来呢?“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去那些下沉市场当中的优质城市/高ADR的城市,为当地的小镇青年,提供弥补他们与城市青年在审美鸿沟的小空间。而IU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下沉市场中的尖端品牌。”
经过7年耕耘,目前IU全国门店总规模突破730家,覆盖全国235座城市,在未来,IU将继续深耕数字化、智能化、新零售三大领域;联手更多IP,打造专属年轻人的住宿潮体验,使轻中端酒店服务更趋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