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周末 古韵新生-张庄村·北京通州运河龙灯主题日成功举办

旅游资讯 15 0

11月26日下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通州区漷县镇人民政府及通州区张庄村村委会协办,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非遗周末 古韵新生--张庄村·北京通州运河龙灯主题日”活动在通州区张庄村拉开帷幕。该活动作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设计与应用系列活动之一“非遗在乡村”,精心策划了“舞龙表演”“大运河龙灯赋朗诵”“北京非遗符号牌匾揭幕”以及“博物馆参观和文创体验”四大主题内容,旨在弘扬通州运河龙灯作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大运河文化的独特价值。同时,鼓励“非遗走进日常”,引导市民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大运河文化及京韵文化的独特魅力。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项目”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探索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文创设计、丰富传播手段、促进广泛传播,将北京非遗资源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出来,通过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推动非遗与当代生活连接。

来自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通州区文旅局、漷县镇宣传部、张庄村村委会和通州运河龙灯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活动并致辞。此次“非遗周末 古韵新生--张庄村·北京通州运河龙灯主题日”活动,是继“北京非遗进胡同”之后,又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设计与应用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打造“北京非遗”这一代表深厚北京地域文化与卓越技能的认证符号和区域公共品牌,提炼并丰富各个非遗项目的识别图标、演绎非遗传承故事的人格IP以及全景式展现非遗项目的国潮插画,从而形成系统的北京非遗符号体系。此举将在非遗保护单位的宣传推广、文创开发、联合共建及市场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本次活动中,非遗符号的创作为运河龙灯博物馆的文创与陈列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精心的设计,曾经口口相传的舞龙技艺被规范化地呈现出来,这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传承,更是对运河文化的弘扬。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认识和了解运河龙灯项目,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和弘扬运河文化、非遗文化的工作中来。

作为“非遗在乡村”的主场--张庄村是通州运河龙灯非遗项目的起源地,又名张庄村龙灯会,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见证了大运河漕运使南北文化在通州地区的交融与碰撞,此次活动不仅为通州运河龙灯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非遗赋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由非遗传承人、张庄村龙灯会负责人主持,敬香、吟诵、祈福、点睛……随着鼓点密集响起,大钹、大铙、小镲等传统乐器齐鸣,在两位执珠者引领下,双龙时而齐头并进,时而穿插翻飞,时而合二为一,时而首尾相连,引来市民围观叫好,灵动默契的双龙表演也展现出磅礴的气势,现场热闹非凡。在张庄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现场嘉宾共同参观了大运河龙灯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运河城市的龙灯、龙舞文化,以及不同运河城市龙灯、龙舞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同时,嘉宾们对现场各种符号衍生的龙灯、打卡印章、文创手提袋等文创产品爱不释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随着“北京非遗符号及运河龙灯非遗图标”揭牌仪式后,在北京金秋艺术团朗诵的《大运河龙灯赋》中,活动逐渐接近尾声。

北京非遗系列标识不仅是静态的符号,更是传统工艺的活态注解。据悉,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系列活动——“非遗生活 艺韵焕新”北京非遗在楼宇(北京非遗商务写字楼主题巡展)系列活动将于下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