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农具制作的龙舞非遗:泸县喻寺水车龙‖杨光英

旅游资讯 11 0

农具制作的龙舞非遗

泸县喻寺水车龙

杨光英

四川泸县为“中国龙文化之乡”,原因就在于当地人喜欢与龙相关的一切龙文化,包括龙桥、龙雕、龙舞等。泸县龙舞种类很多,除了有名的“泸州雨坛彩龙”,每个镇都有不同种类的龙舞。喻寺镇的水车(龙骨车)龙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

水车龙表演(图源:泸县人民政府网)

北宋元丰年间,喻寺镇境域建衣锦乡。悠久历史的喻寺镇,境内四面环山,东有薄刀岭,西障螺观山,北与隆昌市的石燕、李市镇接壤,大部分为丘陵。新中国成立前,通往毗邻县主要是南北西三条石板古道。因此,在特殊地理环境和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在这里生息、繁衍的喻寺人,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几千年灿烂的文化。笔者在喻寺镇工作了二十多年,2017年成为泸县龙文化研究院的一员,更热爱泸县的龙文化。

那天在泸州新华文轩听“泸州龙文化”讲座。听课中,有一位学生问讲课老师:“你的图片是水车(龙骨车)吧?那水车龙是怎样的呢?”互动阶段,我在手机上给这位初一学生看了图片,向大家介绍了泸县“喻寺水车龙”。

喻寺水车龙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1878年),发端于泸县喻寺镇。它的制作繁杂精密,运用简单的力学原理,将农民日常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创造性集合成龙舞表演的道具,是农具,又是神器。它的构成是:龙头,是背小孩的背篓;龙角,由耕田的牛打角制作;龙眼,是两个牛嘴笼;龙耳,由棕叶子扇衬托;龙下颌,由做饭用的筲箕合成;龙胡须,由农民遮雨的蓑衣替代;龙角,由使牛棍插在背篓上;龙舌,由鞋底放入筲箕中;龙齿,由收割稻谷的锯镰做成;龙身,由水车叶子和龙枣(脊骨)阴阳槽头凹凸连结而成;龙尾,由捕鱼的篆(háo,肚大尾扁)衔接;龙棒,是抬石头的打杵;龙宝,由水车的下八扦(小滚子)相嵌,另配简单的装饰和连接。整条龙从头到尾都和人们的劳动生活有关,总体表现了当地农民艰苦劳动、精耕细作,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2013年,水车龙被列入泸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以龙灯拜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水车龙都要走家串户向人们拜年,包括镇上的商铺和单位。记得在学校上班时,有一年正月十二就开学了。课间,听到敲锣的声音,师生来到操场,耍龙灯的十多个人走到操场中间,龙头频频向围观的老师和学生拜年祝福,上下翻腾,左右盘旋。“这些动作有:盘龙、跳龙、扣龙门、穿龙尾、蛟龙漫游、龙出水、龙舔板、龙扣箱、风车龙、蛟龙漫游等舞蹈造型。”一旁的镇文化干事小张说,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见水车龙。在龙舞的过程中,校门口后勤人在放鞭炮,表示欢迎。耍完龙灯走时,校长给了龙灯队红包、香烟,表示答谢,以祈求神龙降福,福佑全校。

八十多岁的村委会原主任王老伯也来看热闹,他上过初中,又爱看书报。“龙是吉祥物,我70岁之前都是龙灯队的。喻寺最出名的是水车龙。记得几岁的时候,每到春节,大人们都要到农家耍龙灯表示吉庆。他们耍的多半是机动灵活的草龙(又叫水车龙)。晚上,三五几个人,邀约一泼锣鼓就行了。我也加入他们的行列打小锣,能吃到盘子菜,还能分到几个小钱。板凳龙是长辈,草把龙是大哥,金龙灯是二哥,大龙灯反倒成了老幺。为什么这样排列,我不知道,长大了猜想:民以食为天,草龙灯是稻草编成的,它象征‘食’吧;金龙灯是布的,它象征‘穿’吧……”王老伯说,“喻寺镇除了龙舞水车龙,还有两座龙桥,一是新桥村的谭石桥,有100米长,原来雕刻有几个龙,现在没有了。太平桥很近,有空我带你去看看。”

水车龙到龙脑桥表演(图源:泸县人民政府网)

下班后,我们就去了古桥村的太平桥,在濑溪河的一条支流上。王老伯介绍:“这桥虽不长(约11米),但原来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清江、方洞、胡楼3个乡镇到喻寺和嘉明都从这道桥过。小河的水也清澈,河里有很多鱼虾,常有人坐在桥面的龙头上看牛滚澡。河沟不宽,上面石桥的桥墩上雕刻着两条石龙。每次我上学和放学路过,都喜欢在龙头上坐一坐,摩挲着它的头顶、嘴巴和嘴里含着的圆宝。龙雕得很细致:根根胡须、颗颗牙齿都轮廓分明,特别是那眼睛,就像活的一样。可是,后来桥上的龙被损坏了些,可惜了。太平桥是桥头凉亭村许家出钱修建的……”

人们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神来祈求风调雨顺。喻寺水车龙舞伴奏独特奇妙,体鸣乐器造型独特,按照古代人们击拍踏高歌起舞的原始造型。水车龙表演人员的服饰古朴典雅,一般是白布头巾,黄色对襟上衣,黄色跑裤,系红色腰带,软底布鞋;有时穿一身蓝色衣裤,系红色腰带,脚穿戴花的线耳子草鞋。服装都是按川南民间劳动群众的生活、劳动、休闲穿着服饰设计。

家住喻寺镇谭坝村的张世友,是水车龙的第五代传承人,他从小受到哥哥张世模水车龙舞表演艺术的熏陶,特别喜欢水车龙龙舞的表演艺术,无论哪里有水车龙表演,他都要去观看。哥哥见他痴迷于水车龙表演,就逐步传授他水车龙的制作、编排、表演、创作技巧,张世友很快就掌握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艺。后来张世友吸收了各种龙舞的表演风格,综合运用到喻寺水车龙龙舞的表演中,在表演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规范了一套水车龙龙舞表演的完整动作,使水车龙舞独特的表演形式充分代表了泸县地区草龙舞类的表演风格。他还举办了几期“喻寺水车龙”表演艺术培训班,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亲自到喻寺小学指导学生。

喻寺小学的学生表演简易水车龙(图源:泸县人民政府网)

喻寺水车龙舞是典型的中华民族道具舞蹈,由日常生活工具演变为舞蹈道具。在表演中不但能表现生活情态,还能展示表演者内心情感变化,既有农人对生产生活不如意的大胆发泄,又体现当地人民豁达乐观、渴望丰收的生活态度,做到了龙与人、乐与人的高度和谐。它来源于生活,是劳动群众自己生活的表现,有着极大的娱乐性、趣味性,在喻寺乃至泸县可谓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水车龙制作(图源:泸县人民政府网)

喻寺水车龙舞,与彩龙、草龙、火龙等并列成为汉族民间舞蹈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民间流传极广,对汉民族舞蹈艺术的形成发展和文化繁衍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它是在农耕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艺术形式,是巴渝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从曲艺形式发展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过程,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历程,表达了人们团结奋进、渴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体现出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风貌,是研究喻寺在社会发展进步及文明进程的重要历史依据。

朴素的水车龙舞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农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极大地激发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热情。正因为它表演大众化又独特,老幼兼宜,场面热闹,一条水车龙可以热闹一个社,火红一个村,沸腾一个镇,同时还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

2008年2月,喻寺水车龙在泸县“迎奥运,闹元宵,促和谐”龙狮共舞及民间民俗文艺调演中获“组织奖”,后来,走进了泸州电视台、四川电视台《魅力四川》栏目、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近年来,喻寺水车龙在泸县“龙舞闹元宵”表演中多次获奖。

泸县喻寺水车龙是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喻寺人民继续发扬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龙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乡村振兴,定会创造出一片更加美丽的新天地。

2024年11月4日

作者系列文章

1.【记忆】泸县大坝庄园与它们的主人‖杨光英

2.【历史文化】走近僰人悬棺‖杨光英

3. 【家风家训】耄耋老人讲家风‖杨光英

4. 【散文】阅读石林‖杨光英

5.【书评】朴实淡雅真挚 —— 读周小平散文集《聆听花开》‖杨光英

6.【美丽中国】神秘的神农架‖杨光英

7. 【记忆】泸县川剧往事‖杨光英

8. 【散文】在北京参加泸州长江奇石展‖杨光英

9. 【民间文艺】草根文化:泸县农民演艺‖杨光英

10. 【美丽四川】走近泸县龙贯山‖杨光英

11.【历史文化】泸州忠山那些名胜和名人‖杨光英

12.【散文】樱花浅语‖杨光英

13. 【非遗】非遗传承人谈夏布‖杨光英

14. 【奋斗者】三十多年的“长征路”——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大辞典》编著者朱发平‖杨光英

15.【历史文化】漫步新溪子 欣赏兆雅火龙‖杨光英

16. 【民间文艺】泸县鼓书‖杨光英

17. 【历史文化】泸县濑溪河上的龙桥‖杨光英

18. 【艺术】清筝缭绕‖杨光英

19. 【非遗】泸县玄滩薅秧歌‖杨光英

20.【奋斗者】一位发光的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杨光英

21.【非遗】农具制作的龙舞非遗:泸县喻寺水车龙‖杨光英

作者:杨光英(四川泸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龙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坚持业余创作30余年,公开发表作品60多万字。合著文集《逝水留香》《走读泸县龙桥》。出版个人散文集《心境向暖》《像溪水那样行走》)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标签: 泸县 龙舞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