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与上海市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共同发布“新青年·新刊”栏目。该栏目将以青年人的视角和阅读习惯,宣传推广两区的红色历史、红色景点、红色文化活动,展现当代青年人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
2024年7月
2024年越秀区红色研学季
正式启动
在去年红色研学季发布的五条红道基础上
推出结合了上海、龙岩红色文旅资源的
五条红道升级版
《好city啊!2024年越秀区红色研学季启动!玩法竟然这么多》
下面,一起走进工农青革命红道
在打卡红色地标的同时
还能品尝地道广府美食
红色地标(越秀)
01
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原为番禺学宫(孔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国民革命运动迅猛发展。
为了配合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开展全国农民运动,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举办,周恩来、萧楚女、彭湃、恽代英等共产党员任教员。
在大革命的峥嵘岁月中,大批农民运动干部在此诞生,这一古老建筑也因此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53 年,在此建立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02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原是广州商团副团长陈恭受的别墅,后被充公,1925年至1927年期间广东省农民协会在此办公。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第一个省级农民协会办公地。自成立后,协会大力发展广东各地农民协会组织,大革命时期曾领导约80万农会会员。
03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路93号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原为“惠州会馆”,建于清末民初。1925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建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作为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发展壮大工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等方面,都起到重大的作用。1959年将其辟为纪念馆,刘少奇题写馆名。
04
团一大纪念广场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路与东园横路交界处
团一大纪念广场,是共青团历史文化主题纪念广场。
1922年5月5日-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东园室外广场召开。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及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在会上作了演讲。
大会通过了团的纲领、团的章程等决议案,选出了团的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施存统当选为青年团第一任中央书记。这次大会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
05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3号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省港罢工爆发后,1925年7月,在这里建立大罢工的领导机构——省港罢工委员会。
该建筑坐南向北,原为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1984年重建后,现为一栋两层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俗称“红楼”。首层是罢工工人纠察队的礼堂,二楼为工人纠察队的模范队宿舍。
1925年,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的上海“五卅”惨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罢工工人清除东园的野草瓦砾,盖起了一座座葵篷竹寮,东园成为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罢工省港大罢工的指挥部。
06
天字码头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00号
天字码头,是广州最早的专供泊船的一个码头,也是广州市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珠江轮渡码头。天字码头在清雍正年间形成,迄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
1839年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在此上岸,孙中山也曾在此坐船前往香港。民国时期迁至现址。现在的天字码头侯船室建于1964年,坐南朝北,砖石混凝土结构,198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天字码头是目前广州使用历史最久的码头,在广州市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07
东亚酒店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长堤大马路320号
东亚酒店,1914年开业,原属于先施公司,是当时广州最大的酒店之一 ,曾以其富丽豪华享誉省港澳和东南亚。
但最令人自豪的不是它曾经的豪华,而是这里是广州解放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当年那些领导东亚酒店职工与资本家和反动分子进行斗争的中共地下党人,为广州的解放,维护人民政权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8
豫章书院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长堤大马路348号长堤真光中学校内
豫章书院,为长堤真光中学图书馆。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罗氏族人在广州的合族宗祠,体现了岭南祠堂书院的建筑特色。
1924年7月15日,中共广州地委派刘尔崧、施卜、穆青、周文雍发动沙面租界3000多洋务工人罢工,抗议英、法帝国主义颁布的《新警律》苛例,在豫章书院内召开会议,成立了广州各界联合反对沙面苛例大会执行委员会。
餐饮&游玩
01
珠江星火1926
珠江·星火1926,取自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对面的农讲所交相辉映,建筑设计充分传承红色基因,外墙设计融入岭南文化的雅韵红砖与雕花铜屏,融入广府骑楼等传统元素的聚落式布局,以及年轻人喜爱的麦当劳&中信书店、潮豪轩、美心烘焙所、美奈小馆、M Stand等区域首店进驻。
02
星苑饭店
星苑饭店坐落在江边,作为城中老牌粤菜馆有不少地道好菜,因价格实惠亲民,回头客特别多,食客大部分都是老广街坊,冰镇鳝片、咸蛋黄鱿鱼须、五柳炸蛋等招牌菜令人回味无穷。
图源:“企鹅吃喝指南”微信公众号
03
华夏大酒店桃源西餐厅
在城市的云端之巅,华夏大酒店39楼桃源西餐厅,赴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这里汇聚中西精髓,从中式珍馐到西式美味,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宠爱。270°全景玻璃窗,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在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
04
广州宾馆得云宫餐厅
享誉盛名的广府地道茶居得云宫焕新升级,位于广州宾馆25-26层,能够俯瞰珠江一线的绝佳景致。得云宫以“丝竹绿”为主题色,现代时尚风格还原了老广州传统街巷风貌,岭南星级名厨臻选上好食材,以海纳百川的粤菜文化精髓,演绎地道广府滋味,呈上地道粤式美馔与点心佳肴。
05
爱群大酒店杏荟旋转餐厅
爱群大厦曾拥有中国最早的旋转餐厅,是当年无数青年男女梦寐以求的心头好。如今换上新装的爱群旋转餐厅“杏荟”,凭借创意出品和艺术摆盘,吸引了大批年轻食客。在“杏荟”里,可以360°旋转看遍这座城市的日与夜,A面是“一江两岸三带”亮丽美景,B面是食透人间烟火气息的老城。
工农青革命红道
除了包含广州的部分
还拓展到上海、连城等
多个红色地标
↓↓↓
红色地标(上海)
0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俞秀松等8名青年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的机关设在当时法租界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
渔阳里广场(图源:“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对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起了发动和指导的核心作用。为了掩护和团结进步青年,同年9月,于此开设“外国语学社”,同时在《民国日报》上公开刊登招生广告。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图源:“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罗亦农等由各地团组织推荐来“外国语学社”学习,并先后赴苏联学习。1921年11月,青年团临时章程中明确规定:“正式团的中央机关未组成时,以上海团的机关代理中央职权”。
02
中共一大会址
中共一大会址是一栋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建于1920年秋天,地处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也就是现在的黄浦区兴业路76号。
中共一大会址(图源:“中共一大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毛泽东同志曾把中共一大会址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产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
中共一大纪念馆(图源:“中共一大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缮完成,建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99年,纪念馆进行了扩建,在旧址旁边建设新的基本陈列展厅。2021年6月建成新馆,与不远的中共一大代表宿舍一起形成聚落式旧址场馆。
03
礼查饭店
中国证券博物馆,原系浦江饭店,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创办于1846年,1857年迁至现址,1907年扩建为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
浦江饭店(图源:“上海地铁”微信公众号)
该建筑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大体可分为黄浦路楼、金山路楼、大名路楼、中楼和孔雀厅五大部分,总建筑面积16563平方米。
04
淞沪铁路天通庵站
淞沪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又称吴淞铁路,始建于1896年,沿线设宝山路、天通庵路、江湾等八个站。天通庵站是上海的战略要点,兵家必争之地。
天通庵站遗址(图源:“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
1937年8月13日上午9时15分,日海军特别陆战队一小分队,由天通庵路、横浜路越淞沪铁路冲入宝山路,驻西宝兴路附近的中国保安队开枪射击,打响了“八· 一三”事变的第一枪。中国守军坚守阵地与敌交战,敌不支,弃尸而逃。
05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帮助工人建立工会,组织工人争取自身权益,中国工人运动由此揭开崭新篇章。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图源:“上海静安”微信公众号)
从成立到结束,尽管只有短短的3年零9个月时间,却创造了党史上多个“第一”,在中国工运史上具有开拓性的重要地位,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
红色地标(连城)
01
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旧址
在望云草室旁边的张家祠,是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旧址。新泉整训期间,毛泽东了解到大多数新泉妇女的文化水平低,指示新泉地方党的负责人要为工农妇女办夜校。
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旧址(图源:连城融媒)
新泉创办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此后,连南区各个乡村先后办起了18所夜校,学员700多人。中央苏区的妇女通过学习新文化,接受新教育,她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支前、扩红和武装斗争中,为革命胜利和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