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大佛和美食闻名的乐山,正在打捞武大西迁的青春与历史

旅游资讯 10 0

地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的乐山,因江边依山而造的大佛闻名天下。近年来,它又以“美食之城”收获口碑和流量,跷脚牛肉、甜皮鸭、钵钵鸡等从这里走向全国,也吸引着各方游人。

大佛与美食之外,乐山这座拥有300多万人口的城市和它期待中的新文旅,正在依托对历史文脉的修整、发掘和更新而寻求突破。

从肃穆庄严的乐山文庙出发,步行前往龙神祠,一路经过多段明代城墙遗址,这些保存下来的城墙被喻为“金线”,文庙、龙神祠等历史建筑则是“银珠”,金线穿银珠,乐山城的历史显现其中,城市发展历程依稀呈现出一幅壮阔图景,眼下,这幅图景需要一笔笔描绘、编织。

11月初,已经回到上海的艺术家曹梦芹,仍在推进他的乐山艺术计划。在他的设想中,艺术家们不仅将有机会前往乐山驻留、创作,也可以与乐山的艺术家和学生结对,一起创作。曹梦芹这一计划的缘起,正是那些发生在龙神祠、文庙以及乐山各处的不同年代的故事。

9月下旬,连续几天,曹梦芹和他的团队在乐山文庙、老霄顶、龙神祠等处摆开阵势,拍摄他改编自近代女作家凌叔华的短篇小说《酒后》的影像作品。新锐艺术家的当代影像艺术创作,阵势比不得商业项目,但现场的胶片摄像机颇为有范,团队人员配置以及精密的场景灯光布置,也体现出艺术家对风格和质感的追求。

1928年,凌叔华与丈夫陈西滢一起赴武汉大学,因才学出众,与袁昌英、苏雪林并称“珞珈三杰”。1938年,凌叔华夫妇随抗战中坚持办学的武汉大学一起西迁乐山。当年,乐山文庙、龙神祠、三育学校、李家祠、火神庙等公私建筑均成为武大校舍,曹梦芹取景文庙和龙神祠,将武大乐山时期的历史作为自己的创作底色。乐山这座城与武大齐心协力,让珞珈文脉得以在烽火中延续。逆境中武汉大学师生奋发图强,乐山时期培养出的众多精英中包括了日后的多位院士。

因为父亲当年从上海奔赴西南投身“三线”建设,乐山成了曹梦芹的第一故乡。儿时的模糊记忆与日后的多地辗转,令他对乐山的情感与记忆颇为复杂。当年父辈工作的605厂即乐山国营造纸厂所在地,如今大部分被开发为605公馆等住宅小区,剩余的部分建筑和居民,成为那个特定年代的遗存。曹梦芹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回到乐山,透过对文学故事的艺术化诠释,探索不同时代与人群的历史与情感联结,追溯这座古城的风云际会。

如何依托历史文脉走向未来?当年,武汉大学西迁而至,小城中洋溢着抗战的意志和求知的行动,现代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碰撞激荡,勃兴的学生社团催动文艺情结生发……当年种种聚合交汇而来的精神上的乐山城,建筑等物质载体多已消失,如何在文庙、龙神祠等处觅得其踪迹,感知当年?日前,第一财经记者探访龙神祠,请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何燚追忆武大西迁故事,并阐述对机构发展目标的设想。

龙神与西迁学子

依水而生,与水相争,乐山自古以来水患不断,龙神赵昱信仰在民间久盛不衰。传说中,隋炀帝时出任太守的赵昱,决意除掉江中危害百姓的恶蛟,他跃入水中经一番恶斗,“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斩蛟后赵昱“骑白马白日飞升”。

明代万历九年,乐山出现了祭祀赵昱的专祠龙神祠,并附设书院,“先后有龙山书院、东岩书院和九龙书院,祭祀功能与教育职能结合在一起”,何燚说。被奉为神明的斩蛟青年赵昱与一代代学子同处一地,至1938年,龙神祠敞开大门,成为武汉大学第二男生宿舍,供大约400名学生住宿、自修。武汉大学档案馆收藏的“国立武汉大学第二男生宿舍”牌匾,当年即挂在龙神祠门口。老霄顶山下尊奉孔子的文庙,经一番修缮作为武大本部。1938年4月29日,武大在乐山正式开课,离校方决定西迁不过两个月。

穿过建于明代的拱辰门,沿着一级级明代红石台阶来到龙神祠,走进大门,偌大的庭院里建筑布局规整。地方信仰、明清气息与武大青砖宿舍民国风格的融合,体现出这一建筑空间的多元个性。龙神祠位于九龙山上,曾是乐山城最佳观景地。当年,自修楼熄灯后,学生喜欢凭栏远眺岷江,有武大学生多年后撰文,回忆记忆犹新的闪电劈向江面的场景。

乐山时期物质生活艰苦,但王星拱校长广揽人才,师生一心向学,“兼容并包”的自由学术环境下成绩斐然。记者走进龙神祠宽敞的庭院时,看到一艘老木船上放着写有“明诚弘毅”和“勉成国器”的牌匾,成为一件特别的装置。“明诚弘毅”是武大乐山时期的校训,“勉成国器”则是当时的教务长朱光潜给毕业生的题词。在何燚看来,这两句话体现出当年师生的理想主义情怀。

“为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2020年,在武大校友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下,龙神祠修复完成,2021年3月,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在龙神祠揭牌成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建筑空间的保护是第一步。我们一直在思考后续的事情。它如同心灵的寄托所,一代代的人,无数的心灵都在这里,我们希望引领大家看到真实的人。”谈及中心的目标,何燚说,要以有意义的方式在文物空间将历史、艺术内容展现出来,带来更多的文化元素。“我们期待为公众留下心灵的种子,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回归到人,这种最质朴、最真实的联结,而并非出于当下流行的制造热潮或项目的目的。”

发现隐形的博物馆

历史波澜壮阔,一时风流人物。时光流转,如今除了文庙和龙神祠,乐山城中其他与武大西迁相关的建筑和场景几乎都已消失。何燚困惑于如何立足西南小城,将大命题与文物价值、历史故事联系起来,以形成良好的故事线落地。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龙神祠在今天的活化中得到发展,走出一条真正可以生存的路。在文物价值、场所精神价值之上,需要做更多与外部联系的事,比如这一次曹梦芹的艺术创作。”经过不断思考和多方交流,何燚觉得,龙神祠作为当时灿烂、浪漫的学生思想和生活场所,未来的规划应该是打造一个青年文化艺术空间。“历史展览是底色,同时,我们希望有大量的文化艺术活动,像当年武大的学生社团一样。”

文庙又有所不同。作为西南地区负有盛名的一座文庙,乐山文庙是正统性的象征,也是古时地方学宫所在地。“我们一直期待这两个点位的连接,它恰好代表了一种情况,即国家话语和民间话语在文化传承和教育传承方面的差异。活化后,文庙依然是一个殿堂性的展示空间。”

2023年,龙神祠成为四川省社区博物馆的示范项目。何燚和团队计划参照欧洲文化社区的概念,结合不同板块的划分,为公众引进多样的文化内容服务,同时也尝试走出去服务更多人。在他的设想中,文化活动将沿着连接文庙与龙神祠的明代城墙展开,重塑一条嘉州(乐山古称之一)的历史记忆之路。这条路不只是城市的历史记忆,也是一条武大学子的上学之路,“穿梭在这条城墙上的都是当年怀着理想的年轻人。我们会带领武大师生以及社会公众参与。”

通过文献研究、遗址调查和口述历史等方式,何燚和同事们整理当年武大在乐山的活动点位,计划推出类似定向赛的城市主题漫步活动,通过在不同点位上设置老照片、宣传海报等,呈现昔日的历史文化元素。“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微型展览,在相关地点分享相关专业或知名教授的故事,并在路线上设计一些通关游戏。”

何燚希望通过这类工作来带动遗产点位的保护,并与社区、机构深度合作。“我们只是一个社会组织,力量非常微弱,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希望公众和社会能够认识到,当年叶圣陶、朱光潜、王星拱等学者可能就生活在现在的某家美食店旁边。在何燚的设想中,乐山是一座隐形的博物馆,等待人们发现。

明清到民国,龙神赵昱的故事逐渐丰富完善,融入了历代乐山民众的集体创作,赋予他人格化的神性。曹梦芹曾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参与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这是一种包含了语音、图像、语言文本等模态的数据库。赵昱的传说,正是一系列不断生长的文本,背后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的碰撞、融合与影响,有望成为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个案。在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研究保护中心的设想中,保护、发掘城市不同历史层面的丰富资源,并与展览、演出、艺术项目等结合,为青年活动与文化交流提供平台,也将开创一条多元发展的路径。

何燚也是三线子弟,2009年他从青岛回到乐山,担任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副馆长。靠自学进入文博研究领域,他做策展人,也做设计和讲解。在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研究保护中心这个依托创新模式运营的机构,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很多,他说,遇到问题,自己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和那个(武大西迁)时代的人做朋友,他们的困境比我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