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森林鹅卵石的独白:我在熊家湾当景观

旅游攻略 11 0
我,是一块沉睡千百万年的鹅卵石,经过无数次的地壳运动、自然风化、山洪冲击等,安家在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长坝村旁的长江森林公园里。

浅丘起伏,松林涛涛。我身旁还有若干小伙伴,我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风光图,城里人都喜欢来这里拍照打卡。

蓝天白云下,熊家湾大院十分美丽

我从何而来?

长坝村熊家湾大院的村民与我世代而居,他们常常向城里人介绍:很久很久以前,长坝村所在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地壳运动让我重见天日。

长坝村熊家湾大院一隅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不曾想到,公元二零二四年初的一天,当地政府带着村民外出取经,回来当晚,村里开了一场坝坝会,大家集思广益,达成一个共识:就地取材,花小钱办大事。

于是,熊家湾大院的村民们盯上了我,把我搬到了他们的房前屋后,拼成了“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

村民钟正明门前,原来的臭水坑被鹅卵石围成了“微菜园”

熊家湾大院村民钟正明阿姨门前,原来是一条臭水沟,洗菜、洗衣的水都流在这里,臭气熏天。我的到来,让这里焕然一新。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围成一块菜地,里面栽种了白菜、蒜苗和小葱,满是乡村的朴素韵味。11月5日,钟正明阿姨笑着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现在改造后,就连瓜子壳都舍不得丢地下,种上菜、栽上花,干干净净,别提多美了!”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之一,也是内江农村面貌改善坚持的原则。村民们全员行动起来,拆除杂房畜棚,改造家门口的烂泥地。我来了才发现,村民们把旧水缸、旧砖石、旧瓦片也利用起来,布局小巧精致,一簇簇鸡冠花在路边盛放,红火似霞,装点着村民们共同改建的家园。

当地因地制宜,随处可见被利用起来的鹅卵石

旧物件改造出新家园,熊家湾大院焕然一新。竹竿编织成竹篱、砖石垒砌出栅栏、瓦片拼成道路图案,我和小伙伴们搭建起的院落生机盎然,旧空间里开出了烂漫鲜花。

从森林公园搬到熊家湾大院,我更加了解人们的生活。

改造前后对比图

我知道,这样的改造思路,也符合内江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原则,不搞大拆大建、整齐划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乱治什么,提倡用果树、蔬菜美化庭院、村庄,不用城市园林花木,既节约成本,又让农村保留田园风光。

人来人往,环境更“靓”了,长效保持更重要。全院村民共同商议,将每月10号、20号、30号设为“环境清扫日”,每户派出1人共同清扫大院公路沿线、公共区域、田园菜地,平时自家房前屋后由各自负责卫生。

“六净六顺”的内容十分醒目

村民们还商定出院落常态化管护机制,选出庭院管家、公共卫生引导员、庭院维护发动员和文化活动组织员,推出熊家湾的“院落公约”。大院还对群众的环境卫生进行打分,评选出积分评比红榜,将前十名的家庭展示在院落文化墙上。

人们纷纷为熊家湾大院点赞,称赞他们用巧思把废弃山林的我们利用起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砌成独具特色的景观。这样的做法不仅节约了成本,还为乡村增添了自然的美感。我很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