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7个工业遗产上榜。一同发布的消息中还有通过复核的第一、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和需要整改项目名单。这意味着,上榜不是目的,而是要持续“活”起来、“火”下去。
工业遗产,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是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如果故乡承载的是游子的乡愁,那么工业遗产便承载着一座城市工业的“乡愁”和记忆。用一种唯美的说法就是,“工业遗址的美很特别,像是在旧日时光里寻找城市的过往”。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从高耸的烟囱、老旧的厂房,到圈粉年轻人的新地标;从钢花飞溅、铁水涌动的重型炼钢厂,到游人众多的城市新空间;从机器轰鸣、窑火熊熊的老瓷厂,到现代新潮的文化创意街区……具体到实践中,如何不让工业遗产在时光里锈蚀,跟上时代的节拍,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一部分呢?在当下,工业“锈带”如何转变为时尚“秀带”,是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记者今年国庆假期曾去到四川成都东郊记忆艺术街区。印象中,年轻的游客到成都就一定要去东郊记忆“赶潮”打卡。但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之中,不仅有年轻人,有游客,还有各个年龄段的市民,他们都在这里怡然自得。盛放的三角梅下有一家咖啡店,三五中老年人围坐一起“摆龙门阵”,画面一点都不违和。
有数据显示,今年国庆节期间,东郊记忆总客流量近8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0%。活化利用工业遗存资源,让工业遗址“留下来、潮起来”,在这里变得具象化。
1958年,作为“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工程之一,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建成投产,这是东郊记忆的前身。“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的说法也曾传遍大江南北。2009年,厂区旧址建设改造为文创园区。然而,自2011年开园以来,东郊记忆曾经历连续10年亏损的状态。
亏损之后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转型改革,那是另一个故事。现如今,东郊记忆将工业旧址与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艺术形式结合设计改造而成的文创街区,不仅吸引着游客参观打卡,也“唤醒”了冰冷的厂房,点燃了创业者的热情。“工业遗产+产业”,“厂区”变“园区”,东郊记忆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
走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一件件工业类老物件映入眼帘。这个由原沈阳铸造厂遗址升级改造而成的博物馆,是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所在地;青岛啤酒博物馆由老设备、老厂房改造而成,保留了百年前的工业遗址风貌。走进馆内,浓浓的工业风扑面而来,实景剧游将参观变成了一部“流动的博物馆大戏”;湖南省衡阳建湘柴油机厂曾是中南地区最大的中小柴油机生产基地,现如今旧厂房一部分供企业继续生产,一部分用作工业文化科普和展示,既是生产一线,也是研学旅游点,将沉浸式体验、工业知识科普、工匠精神教育等融为一体……工业遗产“重获新生”的故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不断书写。
不可否认的是,工业遗产再利用是不均衡的,价值挖掘不够、商业开发过度、市场回报欠佳、引流推广不足等等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保护利用工业遗产,既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更需凝聚各方力量。那些已经“出圈”的工业遗产是有益的借鉴。旧日时光与都市新景观,并非二元对立,工业遗产为二者提供了绝佳的“邂逅之地”。